伍抉择之时 (第3/3页)
不出几年,我便到了不惑之年,往后再不做些改变,只怕中原兄弟会要成了我一言堂……这不是好事。今夜的错,我有一半责任。” “你意欲如何?” “我要放开手去,不再按旧的法子培养新人。我得教他们刺客之道,教他们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之理。兄弟会向来信义为先,他们继行的当是刺客的信义,而不是李祯的信义。”
“莫非你有意要教习景年?他——是了,他却也已不再能抛头露面,跟着你也好。” “不止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盘算,先于此地巩固多年,待到兄弟会有后继者时,我们再将神物夺回……也为今日死去的兄弟们雪恨。” “若这便是你的抉择,那么,我不拦你。我兄长遗下的孩子年方十二,名唤少隹(zhuī),跟着郑勇生活了多年,却也聪明些。你……将他一并带着罢。” 柳直把玉佩收回,朝着病榻上的孔飞深深拱手,接着拂袖而去,留下她歇息在倾盆而下的雨中。 · · 另一屋中。 景年觉着身上冷,便掀开被褥钻进去,在黢黑的屋子里睁着眼,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 不多时,脚边那个小兄弟咳嗽了两声,景年便爬起来看看他,似乎是醒了。 “这雨好大……吵得慌!烦人!”那孩子赌气似的翻身坐起来。 景年便安抚:“过会儿就停了呢?” 长圆脸的孔家儿子便打量他几眼。 被柳直带过来的时候,姓孔的娃娃一直跟着秋月过来,见姑母性命暂时无虞,就放心地给人领走睡下安神。待景年回来时,他睡得正香,景年起身两遭也没扰醒他酣眠。 “喂,你怎的在我这里,你是何人?” 头发毛毛躁躁的小子正在变化嗓子的时候,他挠着头皮,身上贴身穿着件光净的里衣,上面隐隐有些图案。他年龄好像大些,身量也比景年要大,这会子一双单皮小眼睡得有些水肿,看上去有些浮肿滑稽。 “我名唤景年,同伯父一起来的。你是秋月姨的儿子么?” 蓝瞳的男孩透过垂落的几根微卷长发,望着这个小兄弟。 “伯父?谁啊?”孔家的小子披着被子坐起来,从头到脚打量他,“我姓孔名少隹,年下刚刚十二。她原是我姑母,后来我爹死了,她又是我义母。哎,你不是京城人吧?” “我爹是汴京人,我……我许是……” “看不出来。”少隹看了他几遍,总结道,“罢了,你说是便是吧。汴京城我熟,你平日里出来玩可以找我,我带你混!” “我没家。”景年孤单地在床榻上缩起身体,双手抱着膝盖,“孔家哥哥,你是不是要跟着这些人过了?” 孔少隹见他难过,虽然不解,但他想了一想,便立即坐了过来,小大人一样哄着景年。 “是,姑母说了,要我跟着一个姓李的走,还要同他学武功。” “伯父?他原姓似乎是李。” “你认识?他是你爹的兄弟?” “是我的恩公。我爹娘不知是什么人,他们并未寻过我。” “噢……”孔少隹颇为遗憾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那你可怎么办?” “我想留下来。” “怪事,你怎么不去找爹娘?” “我想过。可伯父说了,我不能在禁卫军面前走动。我寻思好久,既然爹娘不要我,养我的都……都是已经没了的大哥大姊,我便得想法子先报恩,待我还了他们恩情,心里不惭愧了,我再去找爹娘。” “凭你?你比我小吧?”少隹担忧,“你咋个报恩?” “不晓得……我跟着伯父走,他会教我。” “他又不是神仙。”少隹不信。 “他比神仙厉害!”景年争辩,“他见过神仙!” · · 争吵间,柳直正入得门内,雨声忽然变大,两个孩子便噤了声。景年看着少隹,少隹又在里里外外地打量他,毫不遮掩自己满目的疑惑。 “你是姓李的么?” “嗯。少隹,秋月将你托付与我,日后,你同景年一起唤我伯父便可。”柳直没有因他无礼便恼怒,只将挂在身上的斗篷摘下,哗啦啦地倒了一地的水——他恐怕在雨里站了一阵子——又脱下外套,露出一件景年从未见过的白色袍子,“只是有件事,我须得同你们分说明白。” 那件白色的袍子轻盈却结实,上面肩膀处缝着一挂兜帽,胸口到腰缠着一条细致的革带,上面贴着几个空口袋,原本像是装暗器用的;腰间裹着一条暗红的带子,把剑、匕、绳等兵器牢牢固定在侧,取用甚是方便,腰带的末端垂下去,那白色的袍子也裁剪至此,前短后长,像似燕子尾。 “是否留在兄弟会,我不干涉。但你们必须自己想好,这绝非儿戏。” 少隹看着柳直神情严肃,不敢多言,呆呆地看向凝神沉思的景年。 “我等匿于暗夜、逐于光明,以匡正社稷为己任,以庇佑苍生为正道。我且问你,你们可愿为天下行走,奉行信义,在我麾下习得生存之法、直至羽丰翼满,再助我共担中原兄弟会之大梁?” 声音乍停,便立即被暴雨切断,两个孩子坐在一起,各自琢磨着他问下的话语。 愿意否? 应当否? 无人教他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景年定定地看着柳直的眼睛,没有回答。 柳直不晓得自己这样是对是错,只道是无形者至兄弟会百年来,不曾有过训练孩子的传统。可若不这么做,眼前的两个孩子又当真无处可去。在兄弟会与禁卫军多年积怨之下,一个被视为眼线的混血儿,与一个拥有刺客姑母、禁卫军义父的白净孩子,他们若没有活得下去的手段,迟早会和今夜那些誓死护他的兄弟们一样死在这座汴梁城里。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抛下——换句话说,现在的兄弟会,只能将他们二人收纳进来,培养成为新的刺客了。 他们走投无路,他们进退两难。 可只有一个法子还能活下去、为自己挣一个出路,那便是成为刺客。 即使如此这般,他便几乎可以预见他们的未来。 即使他已经闻得到他们身上将会流下的血与汗、看到他们同自己年轻时一样受的苦。 即使这条路,永远不能回头。 · (未完待续不定时更新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