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拾柒坊间闲事 (第2/3页)
> “城西既有法事,人定然不少。我与你去只怕被人发觉,不若如此,你先去城西探探路,待人少了,我喊几个识得鸳鸯模样的兄弟一起过去,一起在西边摸一遭,也快些。” “成,人多主意多。只是师兄,现下兄弟们正忙乱,你莫要声张怪事,免得吓人,只说是疑心鸳鸯在这一带,过来找找便可。”景年叮嘱,“待我将这鹰拿回给娘亲交了差,等下便去城西瞧瞧!” · · 一个时辰后,汴梁西城郊。 原以为这里会给闹鬼吓得无人问津,谁知人还不少,景年一路打听,一口气跑到外城却也没寻见有喜事的,倒是有一群年轻人围着一处宅院,拦住去路,不知在做甚。 他便歇了步子,拉住一个问:“哎,怎的这里聚着这么好些人?” “你不知道么?这院里前阵子闹鬼,今日林道士做法,请了九九八十一男子到场,说要以阳气坐镇。” 旁边一个站着的搭腔:“就是,这鬼也厉害,好赖还是个男鬼,要这么多男人来压,也不知生前是遇了甚么冤情。” 几人便就地讨论开来,好不热闹。 原来这方宅子正是请了高人做法的鬼宅,景年是见黑见阴惯了的,倒不怕这些神鬼之说。现下太阳慢慢大起来,地上到处明亮,那些年轻伙计们又身强体壮,此地阳气大盛,也着实无甚好怕。这条街上的行人不少反多,大约也是趁人多,壮着胆来瞧热闹的。 再往院子里看看,果然,那林道士正在里头指手画脚,好些人一齐上阵,帮忙在院中一处土堆前搭起香案、摆好符纸。主屋门紧闭着,院子墙边靠着几把沾着泥土的锄头、铲子,地上撒着些纸钱,看着像是刚刚经了一场白事。 “这里从前住的何人?”他问。 “听人说是靠水吃饭的,常年不在家,姓甚名谁不清楚。” “看地上有纸钱,这里何时行过丧事?” “不清楚。有倒是有,听说是匆匆合棺下葬埋在院里,着急忙慌的。” “原来如此。那近遭有无人家办婚事?” “这……我也不知道。小哥,你要有事,不如再问问往西边的人家,反正这一趟过来是没见着。” 景年三问无果,只好继续往西走。 这里已经到了村庄野地,百姓大多进城赶早市去,村路田埂上人不算多,偶尔还能听到公鸡意犹未尽的报晓、狗儿吠声连连,只有村口一处茶摊子上有零星三两人正在吃凉茶。 他上前去,叫住一名正要起身的素衣女子。 “娘子叨扰,敢问这附近可有人家娶亲?” 女子回头,将他上下打量几番,张嘴却不像汴梁口音:“你有何事?” 他一听,料想这女人知情,便拱手说了几句好话,又亮出禁卫军的身份哄她,那女子才斟酌着开了口:“三四日前子时,一队轿子悄没声地来过,应该就是你要找的娶亲队伍,只是你要小心,新郎官脾气却大……从这里往东走,大概过上十三户,门口贴了对双鱼儿的就是娶亲的。” 少年赶忙谢她好意,又匆匆往东折返。 方才来的路上只顾着飞檐走壁,却将家中办喜事的给漏了过去,实在不像他以往的眼力。然而按照女子所言,往东提脚踏过十三户人家的屋顶,等看到门口贴了一对鱼儿图的人家时,景年却愣了:这户哪里来的喜事,这正是方才做法的那家鬼宅! 再往东便是来时已经仔细瞧过的地方,左右都没有娶媳妇的人家。莫非那女人说错了地方,还是瞧他年纪小,故意吓他一吓?又或是他数错了房舍,跑过了头? 思量间,耳边听见一声喜鹊叫。孔少隹已带了人来会合,正独身站在巷子里。景年当即轻身翻过去,匆匆打了个招呼。 “师兄,你来了。真是怪事!我本想找找娶亲人家,谁知又给人指点一番,倒跑回闹鬼的宅子里来了……你们可寻见了娶亲的?” “也没见着,许是弄错了。等下咱们先吃些东西,再商量商量怎么找人。”少隹把胳膊往师弟肩上一搭,推着他出了巷口,与带来的四位兄弟见面,“来来来,兄弟们,这位便是咱们导师手下大名鼎鼎的景年,眼下才混进张府,一直同兄弟会联系着递禁卫军的消息。这小子脑子可活,脾气偶尔犯倔,你们说话可要当心些,免得挨呛!” “少胡说八道,我何时呛过旁的兄弟?”景年毫不客气,“净是你自个儿别扭!” “前脚才说你好呛人,”少隹打圆场,“看见没,都是自家兄弟,不用跟这小子客气!” 那四人便笑,纷纷报上名来。 原来他们虽是新人,却不是同一处来的:兄弟会里过来了两人,高胖憨厚的叫姜大义,矮瘦精明的叫郑常;孔飞麾下也过来两人,头发毛躁的叫毛巨鹏,额上一道疤的冷脸男子叫石英杰。 四人依次介绍了名字,少隹便要趁早往度春风酒家吃饭。景年记得这是鸳鸯最后去的地方,正巧腹中也饥饿,便招呼着几人一起爬上院墙,往酒家赶去了。 · · 度春风的老板娘长得端正好模样,嘴巴又会说话,手艺虽然水平一般,但人是个热心肠,见了客人便能招待得周周全全,一点也不马虎,因此生意倒真不错。 “哎呀,姜家相公、郑家相公!熟客熟客,里面有请!” 见六人进店,老板娘笑盈盈地飘着出来,手里牵着一条长长的披帛,伸手便搭在最前面的姜大义身上,与他寒暄着上了二楼,又过来引着郑常上来,同他问好。熟客拉走了,她又望着后面四人笑,待到六人全部落座、点了菜,这才又飘了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