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俏狼烟紫芦花_第一百九十章 复仇去(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复仇去(十九) (第2/2页)

大概数就可以成交。

    一次,县城里来了几个人,看到十多条花样不等的大鱼,才两三毛一斤,一开口全给买下了。时间一长,渔民吃一堑长一智,跟着学精了,看实在没有外地人买才会卖给当地人。

    滚够收获丰盈又过瘾,却也厉害恐惧,要是人在激流中给滚钩钩上了,那可是凶多吉少,有经验的老渔农常提醒年轻人一定要远离滚钩,下湖捕鱼总忘不了带上把剪刀以防不测。而四处乱扔漂流的瞎滚钩则更像无主水雷对下湖的构成了潜在威胁。

    三九隆冬,天寒地冻,吃苦耐劳的渔农们却总闲不着,于是,便破冰逮鱼。他们用钢镩凿开了厚厚的冰层由于冰太厚很费功夫,一般打四个冰眼。然后,用走杆、勾杆等工具把一根尼龙绳从第一个冰眼穿进,从第四个冰眼拉出。接下去就是下滚钩了,一只钩中指长短,钩尖用钢锉修整得锋利无比,用一根五十厘米的尼龙绳系住再以四十厘米的间距系在漂纲上。

    有个冬天一大早,梁拴宝和宋鲶鱼、刺泥鳅、樊傻子跟着湖区有名的鱼把头南陈家村的小哑巴留住拉着冰上小爬犁上路了。因为走得急在冰面上摔了好几个筋斗。

    到了目的地以后,马上就找到昨天下钩的冰眼,一个晚上冰只结了一寸厚,很方便就凿开了。捞去碎冰,他蹲在冰眼旁用手轻轻地拽动着漂纲,然后,让梁拴宝和鲶鱼也试试,“嘿!”有鱼,梁拴宝有些兴奋,手中的感觉沉甸甸的,而且,很有力地摆动。

    钩被慢慢起了上来,钓住了三条大鲶鱼。每条足有四、五斤重。往后的十来天里每天有一、二十条的大鲶鱼进账。就是不见大黑鱼。他们几乎天天把手放在鼻子前比划成长鼻子的样子问小哑巴:“怎么没见大黑鱼?”他边打手势边吱吱哇哇地告诉他们大黑鱼快来了。

    看来老棉裤没少穿,他极有自信。不一会,好苗来到了。樊傻子撅着腚日牛般的费劲凿开了一个冰眼开始溜钩手刚一拽纲绳,觉得重实就招呼小哑巴留住他一试马上用手在鼻子上一比划。呵,这是大黑鱼上钩了。

    他麻利地从小爬犁上抽出了那把大砍钩,又cao起钢镩三下五除二将冰眼凿宽至八十厘米直径的大冰洞。准备停当,只见他大把大把稳稳当当地捏着漂纲将滚钩收到冰面上,待到看见黑鱼的身影时,小哑巴留住左手拽紧纲绳,右手cao起大砍钩慢慢地伸进冰眼,突然右手猛地往回一收,再缓缓地往上一提,借着水的浮力大,黑鱼的长鼻子脑袋被拉出了冰窟窿。

    梁拴宝、宋鲶鱼急忙伸手插进鱼的结鳃紧紧地抓住鳃板往上一拖。大黑鱼躺在冰面上拍打着尾巴这个倒楣的家伙长长的鼻子和身上各中一只钩子。他们像对付一头受伤的猛兽一样死命地摁住。

    小哑巴留住则非常小心地将钩子摘下来。他告诉后生们一定要小心,曾有人在鱼儿猛力挣扎时被甩起的钩子钩住了手,顿时鲜血四溅的出现在眼前,使人不寒而栗。一米来长的大黑鱼被抬上了小爬犁,尾巴拖在雪地上。他们跟头把式地在滑亮的冰面上往回拉着它肚子饿了、虚汗冒了、腿儿软了,好歹总算到村头了。

    在湖边忙碌的人们围了上来,看着大鱼问这问哪,年轻人自然在心里感激着小哑巴留住。大家七手八脚把爬犁直接拉到了周家码头一过秤四十六斤半。很多渔农呆呆地蹲在崖头上端详着,有人拿来了木折尺一量,从隆起的背到地面足有九十七公分尖嘴巴到尾鳍足有一百一十六公分,十足的一大截乌青檩条。

    然而,第二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很多人正在湖边分拣杂鱼,见风高浪疾就在滩涂上闲拉,不敢撑船下湖。湖里帆船艰难地行驶着,颠簸太大。孝妇河通小清河的水面上本来就潜流漩涡密集,忽见不远处一个撞山风将正在相向行使的一艘小渔船刮撞翻了。

    大家发现后赶紧前去救援,到了太阳快要落山时,已经过去有小半天时间了,一具尸体漂到了岸边。大家一看,正是五十多岁精明强干的小哑巴猛汉子,他身上还缠着好几把滚钩。街坊们无比的揪心。

    后来才听说,遇险的是他们父子三人,原来,打鱼归来,不知怎么赶巧了,船翻落水后,俩儿每人抱了块船板往岸上划,两个儿子自己救了自己,可水性极好的他们的父亲在划行途中意外裹上了胡乱扔漂的滚钩,没逃出来,应该说是滚钩阵要了小哑巴留住那位可敬勤巧的锦秋硬汉苦累的性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