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员的演技 (第2/2页)
…” “但女同学说这话时,就不一样了。”我低头看剧本,“特别是,假使她内心也喜欢这个男生,那说这话,是一种伤心啊!” “伤心?”李洛喃喃道。 “恩。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又翻了一页剧本,这小小的小段隔着两页剧本,很麻烦。一般剧本都是单页印刷,刘中悟给我的也不例外。“喜欢男孩不敢说出口,想要帮忙也被否定,甚至被人刻意疏远。虽然主角吧,也没说明确拒绝的话,可在女孩的角度看,这种疏远就是一种拒绝了……”我耸耸肩,“所以咯,最后只有伤心了!” 李洛双目失神,嘴里喃喃叫了一句,看上去像是骂了一句脏话。 “你怎么知道李小薇喜欢他?”她继而问。 “因为她对面有两个男孩,可她一直‘你’来‘你’去……就算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喜欢吧,但对两个同学,她显然是区别对待的……” “……” “所以拍电影时,往这方面靠总没错。”我低头看剧本,“电影不比小说,文学艺术可以似是而非,搞些朦朦胧胧的。电影还是用直截了当的情感比较好。” “……” “许多演员对剧本的理解从本质上就错了!” “……” “演员能发挥创造的,从来不是给定台词的那块,而是剧本中没有表达出的那部分……他们需要发挥想象力,在原有剧情情感和基调下充沛未描述的情感。”我说,翻着剧本,“说台词时是什么情感,当时是什么心理与体悟,表演时处在什么环境,这都是演员需要构思的情节。” 李洛以前是模特,没有演过戏。 按照剧本安排照搬照抄照演,可能还有点能耐,可在这么个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电影中,她的力量大有不足了。 好在电影中李小薇的戏份不多。
我草略地翻了一眼剧本,差不多就五六幕,二三十句台词的样子。这要是再多了。刘导估计也不会令她出演。这么想着,我抬起头来望了一眼她的侧脸。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刘中悟同意她来演了。李洛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她的长相很漂亮,不趋同现在整容式的的美丽。她那种容貌俏丽明媚,令人眼前一亮。这场故事中有很多压抑的部分,非得要一场爆发,才能令观众心情舒爽。 可这时候用一种标准化的脸去演,就很难打动观众了。 李洛忽然一咬唇,低头思索些什么。 我没有管她。有些关于演技上的情况,需要她自己想清楚,旁人只能点到为止。 我在旁边翻着剧本,老白让我等会拍一场在屋子里自暴自弃砸东西的戏。按照剧本,之前已经有场冲突了,那么后一场的爆发,得要拔到一定的高度,这场戏才好看! 我一边暗自琢磨,一边凝神苦思。耳边却是李洛自言自语的声音,她还在反复念叨着那几句台词,她一时换这种语气,一时又换另一种语气。她时而忧郁,时而奔放,时而叹息,时而喋喋不休。 “好难啊!”李洛伸个懒腰。 “……” “你这么一说,不仅这句台词的意思要改,前面说话的语句,也要改了……” “……” “你说,你说李小薇喜欢他,那要是刘导不同意,怎么办?” “那就按刘导说的做!”没办法,我只能把注意力从剧本上挪开,“如果是我拍,我会这么拍……不过,这是刘导的电影,总体上,还是要服从他的安排。” “可是,我现在不知道!”李洛想要发脾气,可最后,她还是沮丧地低下脑袋,“我不知道,刘导对这个人物是什么意思。” “那就先按我说的演。之后,等得空再问刘导意思。”我解释给她听,“其实导演也没那么多心思把演员管得死死的……只要演得出彩,不出剧本立意,没有不符合逻辑,或者是和导演原先思考的有冲突,大体上,这些设计与构思都会被使用。” 李洛不满意地往导演椅上一坐,背过身,不高兴地说:“我看未必!” “怎么说?” “我有个朋友,出演了一个姓杨的导演的电影,听她说,那导演讲得非常细,每一段是什么感情,情节是怎么突出,什么时候该笑,哪一秒该哭……”李洛喋喋不休地说着,她烦躁地蹬蹬脚。 “这导演什么毛病?”我惊叹道,“该不会小说家出身吧!” “……” “只有小说家才喜欢抠字眼,哭是什么样,笑是什么样,第几秒怎么样……”我解释给她听,“小说是文字艺术,节奏点也是段落的节奏点,作者得要预计读者在看到多少文字后有个小起伏、小高潮——它是一个人的逻辑,一个人的世界,自始至终贯彻着一个人的理念和想法。可电影不大相同。电影是多人创造的艺术,导演只是个交响乐的指挥家,令‘乐章’和谐。至于‘音乐’怎么样,那得看具体的‘演奏者’。” 李洛悄悄地回过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 “也是如此,演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看她神色紧张,安抚道,“放轻松点!电影中没有一个角色是相同的,你可以演出符合你的李小薇;别人也能演出其他的李小薇——但导演,必须做出个选择……做出最吸引人的!而且,就算演得不符合导演的心意,也没有多大关系,你放弃这种演出方式,换一种再来。演技吧,就是一种选择!一次次把自我逼迫到一个境界,找到无数种可能,然后再挑选出最合适的那个表演出来就可以了……尽力而为!加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