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满足感 (第1/2页)
“我要回去了。”高盼很不自在。 听着大前辈的隐私,令她很不安。 圈里有些情报,不知道要比知道好。知道了,意味有那么一丝风险。高盼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她把脸往雕窗的边缘靠了靠,夕阳把霞光洒着,血红色的,有那么一丝不详。 “你再坐坐!”刘夫人很坚持地说。 她挽着高盼的手,让她坐下来。 然后说要送贾千瑶回去。 她很清楚谁该离开,谁又可以留下来。 高盼左顾右盼,刘中悟咳嗽一声,拿着烟盒与老白去外头抽了。我们剩下的这几个年轻人不知所措地坐在屋里。 停留了一会儿,我终于开口说话: “你那角色怎么样?” “还不错。” “听说是个盲女?”我问高盼。 “是。”高盼打开话匣子,话就如珠子般蹦出来。“我的朋友帮了我很多忙,帮我化妆,然后走到大街上,假扮盲人体验生活。”她朝叶成点一下头,说:“多亏了叶先生提的建议。” “感觉怎么样?”我问。 “和想象的不一样。”高盼犹豫着。 李洛好奇极了,不停催促着她解释。高盼不好意思极了。“我事先就做好最坏的准备了,有人欺负,或者不方便。”高盼说,“可是出乎意料,假扮盲人的途中,有很多人帮助我……当然啦,有很多冷漠的人。但也有不少愿意伸手帮助他人的人,就这么一点点温暖,帮了我好大的忙。从这一个街口到另一个街口,也许只是把我送到另一个拐弯地……但一路有人接力着,你明白吗?” 她身体向前倾,做出一副渴求他人认可的神情。 “明白!”我赶紧说。 “还是好人多!”李洛也说。 “你很漂亮,别人很乐意帮助你。”杨西说。 “辛苦了!”苏和说。 “……” 叶成沉默寡言,脸上一派迷惘。 显然他在构思时没有考虑这么多。小说家多半靠的是一种直觉。外人常说是天赋。也算是平时素材积累后发酵的产物。空空如也的大脑自然不能创造出太多的东西,可单纯细分缘由,他们本人也做不到。 “有很多人帮我。”高盼说。 她脸上如同嗅到烂漫的花香的神情,可仍然有不解。 “和想象不同?”我问。 “恩!” “在你想象里是什么样子?” “有人讥讽啊,嘲弄啊……” 高盼跟我比手画脚地解释道:“外国不是有很多这样的片子吗?残疾人出行很困难,为人很窘迫?”她面露迷惘:“难道那些纪录片也是骗人的?” “国与国的情况不一样。”我说。 “哦,这么说,国内……” “国内也不一样。”我冷静地说,“也许这话可能会被人当作地域黑,可的确各城市的情况不同,有的地区冷漠,有的地区热情,有的地区彬彬有礼,有的地区蛮横……” “……” “当然不是所有人。”我解释道,“可风气——很难说一种风气绝对正确。热心的人可能会被人当作多管闲事;独立的人也可能会被以为冷漠自私……想要在两者间折中,也不大容易,因为人与人有区别,条件不同,希冀也不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又怎么能轻易下定论呢?” 我扭头看高盼:“高盼很有运气了,在一个很开放很便利的城市中,盲女要比其他地方幸运……” “那故事中的盲女也会觉得自己幸运吗?”高盼好奇问道。 “我想应该知道吧。”我略微琢磨,“看不见,不意味着感受不到……” 人是情感生物。 遇到一件事,首先以情感和经验处理。 在一段时间后,才会理智地看待。“被一时气愤冲晕头脑……”大概也是形容这种情况。 高盼“哦”了一声。 她翻看了一下书籍。 “书中说,是一个很明媚可也很忧伤的盲女……”她把书放下,狠狠拍了一下脸,“我不行了,我实在想不通……”她把自己的脸都打红了,只想醒醒神。她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 “你认为盲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问。 “出行不方便啊!”高盼不假思索地说,“盲道修建得不合理。很多盲道被车辆占了,或者突然拐弯。走路时导盲棍触地的幅度比较大,几乎横扫,一不小心就撞到路人了。路人虽然同情可怜,但很多不理解……”高盼不假思索地说,“……一段路要走很长时间,公交车站牌子也看不到,需要坐车时,如果站台旁没有其他人帮忙,不知道是哪一辆……” “总体还是生活不便吧。” “恩。太憋屈了。”高盼说,“如果是我,我恐怕不敢离开家庭太远……难怪国内那么多身体不方便的人群,可在街道上,看不见了。” 高盼惆怅万分。 我们又分析了一段时间的剧情。 主角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唯一不普通的是她的疾病。“或许今后要恋爱呢?或许要成家立业?”我提议道,“人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的帮助,自然是乐意伸把手,可像她这种情况,恐怕连工作都很难找到吧?” 高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