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孵化基地开园 (第2/2页)
者不光来自硅谷,也有从欧洲来的创业者包括英国。 其中有几个还是通过尚浅的关系进来的。 华人学子缺钱,难道外国学子不缺钱吗? 这世界都一样,哪里都有为钱所困的人。 “这世界不缺项目,不缺能人,缺少资金,更缺少慧眼识英雄的投资家。雪度创投公司为世界创业者创造了一个发挥能力的契机,不知道能惠及多少创业者。” 秦畅这番话显然与自己亲身经历有关。 事实上他手里的项目也不是一两了,只是他运气不好,总是处处碰壁。 现在的手机被几大品牌一统下,肯定不会用秦畅研发新系统。 你就是在先进,吹破也没用。 创投资金又不傻,没理由给他送资金。 “对了辛风,听你那个计算机系统被浅度电子公司看好?” 如果还在硅谷,大概辛风没有出头之日。 在北美,计算机技术相对成熟,再想出头非常有难度。 但是,他的项目竟然被绿岛创业者孵化基地签下来了。 “缺陷不少,正在进一步完善,好在国内不缺码农,相信很快就能完善。” 谈这件事情,辛风显然有点得意。 本来是一件毫无希望的事情,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也赶巧了,浅度电子公司正在推出计算机产品。 如果没有视窗软件,肯定会用微软产品。 尚浅是博士,她当然识货,直接签下了辛风的项目。 当年微软产品也不是一步到位,也是不断地升级,现在已经是IN7。 如同盖大楼,有了一层以后也会有二层、三层。 软硬件齐备,让尚浅更有底气。 “雪度创投公司给了三个方案供我选择,一个方案是投资500万,双方持股各半,等到资金消耗完毕再。第二个方案是雪度创投公司出资两千万,三七开持股,最后一个方案是出资一个亿,给我百分之二十股份。” 一个亿数目不,秦畅被震撼一下。 “喔靠,大手笔呀,如果拿下一个亿的创投,你这个创业约等于成功了呀。” 陆致也倾向于这个观点:“我建议你考虑第三个方案,虽然股份减少,却是最稳妥的一种。前面的方案看上去股份多,要考虑到资金消耗速度,后面能有几轮投资谁都不准。最后一种你几乎不必考虑成败问题,只管专心搞开发好了。” “好吧,就选第三个方案。” 其实辛风虽然没有最后决定,心里也是倾向于第三种方案。 一旦公司正常运营,辛风所谓的创业应该算成功了。 “我们是搞技术出身,需要一个平台支持,今后有了雪度创投公司做靠山,专心致志搞技术好了。” 辛风转而又问秦畅的进展:“秦畅,你那个项目进展如何?” “与你比不了,到现在还在论证阶段,唯一放心的是这个项目会持续下去。” 秦畅搞的是手机系统,与辛风还是有点差别。 “东山创业园区有计算机产业,你的那个项目有可能运用在新产品上,我这里就不行,哪怕开发出来,出路又在何方?指望诺基亚、爱立信用我的系统,这可能吗?” 辛风在硅谷没有出路,到了绿岛情况又不一样了。 浅度电子公司正在上马计算机产品,可以用微软系统。 如果辛风的产品不是太差的话,也可以用呀。 秦畅运气就差了些,他在硅谷没有出路,到了绿岛情况稍好一些。 深度集团公司的产业布局也有轻重缓急。 计算机项目属于当务之急。 至于手机项目,暂时不着急。 当然也不是不上马,而是把项目放在了二期建设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