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到来 (第1/2页)
王舆与弟子们来到了钟山。 入眼时,顿时被钟山的景色所吸引。 只见那高山峰逾霄汉,脉贯莽苍;山势累叠,气象雄伟。 那云烟岚影交界之处,更是流水浮光不断,变化无穷,如梦亦幻。 只是,上山的道路,尽被流水所阻,不知何处攀登。 “夫子,这里也太美了!” 仲明不由说道。 他所说的,也是诸多弟子们都想要说的。 王舆的弟子,也都追随他跨越山水,游览诸国。但是,却仍然为钟山的景象惊叹。 此处称之为“人间仙境”亦不为过! 然而,王舆却和弟子们不同。 他迈出迷障,看到钟山时,也因这景色而感到赞叹。 但他仔细斟酌过后,却又发现,钟山的景色,并不是单纯的或“雄壮”,或“幽雅”。 钟山的景色,有万千恢弘,瞬息万变。仿佛那光影波动之处,透露着天地宇宙的某种玄机一般。 仅仅是观赏这钟山的气象,王舆竟然若有所悟。总感觉这钟山孕育着某种造化。可是定睛一看时,又什么都捉摸不到。 “不愧是圣贤所在之处。”王舆抚须,眼中更加炯炯有神。 他非凡人,故能洞悉钟山的神韵。不过,王舆也并未得道,所以也无法真正看破钟山的本质。 老者说他是圣人,隐约的,是带有几分戏谑的感觉的,他是称赞王舆的刚正德行和崇高理想。 但是,在老者的眼中,大同之世终究只是一个泡影。真正的大同,是违逆天道大势的,王舆的行为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正直”。 当然了,这是道路不同。而从对“造化”的理解上,王舆也并未得道。 他还在“求道”! 类似他这种理想主义者,虽然内心坚定,但在做法上,却仍然是有些迷茫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王舆的学问已经够多了,却仍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而他的所有理念,都是基于“道”的前提而产生的。 这就是他来此地的目的。 恰如,昔年孔子已是当世大贤,但仍然前后三次拜访老子一样。 道路虽不同,但“道”,或者说“造化”,却是相同的。 事实上,王舆来的不错。纵使老者不认同他的大同之世,他也不会认同老者道路。但老者的“造化道”,却正是他所追寻的,最接近“大道”的后天之道。 可惜的是。 老者并没有与王舆论道的兴趣。 “尔等正衣冠,切不可怠慢圣贤。” 王舆对弟子说道。旋即,当先正冠执礼,朝向钟山。 他在气度、礼仪、恭谨上无可挑剔。力求不怠慢圣贤,旋即才远远地拜山: “在下王舆,字坤厚,求见点燃星辰之圣贤。还望圣贤不吝开门,指点一二。” 王舆的声音传向钟山。他的声音并不大,但料想,那位“圣贤”既然派出了飞鸟引导,定然能够看得到。 果然,随着声音,钟山的一处瀑布缓缓分开,翻飞腾挪,进而渐渐地积蓄到山脚之处,竟然形成了一条小河,原本的瀑布支出,则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山道。 山道虽然蜿蜒,但却极为宽阔,并行数十人亦不在话下。 王舆大喜。这山道的显露,自然是代表了那位“圣贤”愿意见他们。 他当即带着众弟子,从山道向上而行。 但是。 仅仅踏在山道上第一步,他忽然皱起眉头。 而众弟子,则感受到了一道巨大的压力! “轰!!” 忽然,那山道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