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从梦华录开始_第一百四十二章 婚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婚事 (第2/2页)

经扎上了彩绸,过往的百姓都知道今日有人举行婚事。

    在宅子的门口也搭起了一个彩楼,搭建这个可是废了不少功夫,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完成。

    宅邸里的奴婢和婆子也是一点也不曾停歇,而绿珠和青荷也是此刻成了府中的管家一样,吩咐着底下人去做准备。

    毕竟是出自士族之家的贴身女使,她们在这相关的礼数都是培养过的。

    府中的一些女使和婆子家中条件都不好,且身世可怜如今这份活计对于她们而言都是十分难得的。

    底下人也是自天色微亮的时候便开始忙活了,他们可不敢仗着主人家好说话就甩脸子去偷懒,这处宅子的主人可是当今知县。

    心中不自觉的就带着敬畏心,虽然一开始有些笨手笨脚可是在绿珠和青荷教导下,也变得麻利起来了。

    虽然今日一整日可能都没办法停歇,可她们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因为她们会有格外的赏钱。

    而赵盼儿也是在自己清晨醒来之后,看见外面已经装满彩绸。

    她一脸茫然的看着眼前一切,一位女使来到了她的跟前恭敬的说道:“姑娘,如今府中的新房都已经收拾好了,马上接亲的队伍就要来了!”

    她突然回想起前些日子杨秉与他说,让她们回忆一下当初初次来到绥德之时的场景。

    于是将她带到了当初她们所住的驿站,昨夜两人聊了许多,回顾过以往也畅想过以后。

    她也明白了为何会被带到了驿站,原来是收拾宅子不想让她瞧出端倪。

    此刻也是喜极而泣,没有想到她心中日日期盼的事情也有成真的那一日。

    她的泪水止不住流着,一旁的女使在一旁说道:“姑娘今日乃是大喜的日子,您应该开心才是!”

    赵盼儿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喜极而泣的说道:“对,今日我应该开心的!”

    这本朝成婚无非就是四个流程纳采、纳吉、纳征、亲迎。

    此刻在此地办婚宴自然是比不上东京那样繁华的,在院门口特意请了戏班子,让百姓一同随着一起乐呵乐呵。

    这驿站上下天色灰蒙之时也都上下收拾了一番,这所来的女使不仅仅是为赵盼儿带来消息而已。

    这迎亲之前自然还有一番准备,身后出现了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婆子。

    女使面色含笑说道:“这是郎君为姑娘寻得的全福妇人,前来为您开脸!”

    赵盼儿也是忍住那含泪的双眼,不让泪水流下坏了今日的气氛,可是却就是忍不住的落泪。

    这全福妇人的标准是十分严苛的,必须是父母公婆皆在世,儿女双全,夫妻恩爱的女人。

    这开脸也就是女人从黄花大姑娘到妇人的一种标志,这是必要的流程之一。

    这驿站早已经烧好了热水,她在沐浴一番后便坐在妆台面前。

    全福妇人在她的脸上和鬓角处涂上一层香粉,然后棉线等在脸上来回的拉扯,把脸上的汗毛和鬓角处多余的碎发给清理掉。

    看得出这位全福妇人的手艺十分熟练,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没有一点的生疏,动作很快可是赵盼儿依旧觉得有些疼痛,痛的直掉眼泪。

    此刻的她面颊更加容光焕发,肤若凝脂。紧接着全福妇人会将她的头发挽上去梳成发髻。

    虽然有些疼可是仍旧觉得心里十分开心,忍不住的嘴角上扬。

    这全福妇人并不知道这新郎官身份,只是觉得为何新娘这一方会在这驿站里。

    可是她还是熟练的说这话缓和新娘忐忑的心情:“娘子可真是一位好命人,事事都考虑的如此周到!”

    赵盼儿只觉得脑袋里一片混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不多时全福妇人一片完毕后便退了出去,后面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些妇人和年轻小娘子走了进来。

    这是为她梳妆的,为她画眉点唇,为她穿上衣裳还有头簪。

    一群年轻的小娘子在她的耳边说着吉祥话,这成亲的气氛身边虽然没有亲近之人,可是竟然举办的也十分热闹,红红火火十分热闹。

    而赵盼儿在人群的拥簇中,欢声笑语之中随着一起笑着,可是笑着笑着泪水便又流了下来。

    因为她有些想念三娘和引章了,这样的日子若是她们在自己身边一定会十分开心吧!

    看着突然哭起来的新娘子,周围的人也是心里并不觉得古怪,这新娘子出嫁想念家人都是十分应当的事情。

    在一番收拾后,就要出门了一位年纪稍长的妇人道:“娘子,稍等会先别急着离开,这些拿在手里,饿了便可以吃些,今日还长一整日不进食身体会扛不住的!”

    说着便拿着一些干果和蜜饯放在了她的手中,赵盼儿感激的与她道谢了一声。

    于是便准备着要出门,而到了时辰杨秉的队伍已经来到了驿站门口接亲。

    为了今日杨秉已经特意练习骑乘许久,有吴六在身边也难免摔过几回,好在有吴六眼疾手快,否则即使没有伤残,也会留下心里阴影了。

    西北之地马匹并不少,因为这里靠近西夏所以两边也有走私,这延州流入了不少骏马。

    杨秉坐下的马匹就是一匹十分罕见并无杂色的白马,看起来就十分神骏。

    吴六在前面负责牵马,脱去了一身官服换上了一身新郎官的衣裳,看起来才有了些年轻人的模样。

    少了平日的威严,过往的百姓也是人头攒动眺望着想要看看新郎官的模样。

    这官道两侧拥挤着百姓,街道上有衙役管理着秩序,所以并没有出现什么闹事的人。

    这官府的人都在开路,那些地头蛇想要趁着喜事闹点事情,那不得掂量掂量,那新郎官定然是官府哪位上官家中的郎君。

    否则哪里会有这样的阵仗,百姓能够见过杨秉面容的是少之又少,而且他一身新郎官衣裳看起来如此年轻,即使有人指着他说是绥德县的知县,旁人也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