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哀兵必胜 (第2/2页)
以他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速度,直接刺穿了他的咽喉。 他的身子一软就和其他的同伍士卒一样率在了地上,临死前他看向那个宋将背影。 对方甚至没有回头看自己一眼,便杀向了其他人。 正是从城内来到了城头的秦安,他亲自驻守城头。 虽然西夏军损失惨重,可是守城的宋军同样好不了多少。 城门之处要分化出士卒保护,城头同样也要守卒。 而如今仅仅一个时辰的时间,宋军守城士卒就死去了一百多。 而在城下尚有五百步卒,加上随时冲击的百名重甲骑兵。 这几日的不断袭击使得宋军多数都是心神俱疲,而西夏攻城士卒乃是经过充足休息,乘虚而入。 随着城头士卒不断死去,已经有不断的西夏士卒登上了城头。 若是真的被西夏军彻底攻破城门,那么宋军地势之利将彻底失去。 所以秦安才会亲自守在城头之上,指挥着士卒杀死不断登城的敌军。 潜师偷城,正面掩攻这样的计策,是建立在之前的数次试探,所为的就是让城内宋军放松警惕,可是野利旺荣没有想到依旧迎来了如此强烈的反抗。 原本会势如破竹冲入城内,虽然如今发现计策失利,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了,他没有时间继续与这群宋军拖延下去了。 他大声喝道:“传我命令,弓箭手准备压住城头守城的士卒!” 随着他的一声命令,步卒之中立刻一群士卒齐整的站立一排,他们手中的箭失化作一阵箭雨洒向了城头。 一些正好爬上了城头上的西夏士卒,直接被箭失洞穿,可是一些守城的宋军同样被箭失夺去性命。 而秦安正在长矛挑死一名西夏士卒,便见到空中如雨一样的箭失落下,只能落在城头前沿,可是依旧使得没有注意的秦安射中了胸膛。 虽然没有命中心脏,有甲胃的缓冲伤口并不深,他掰断了插在身上的箭失,并没有拔出来。 他护着下城的入口处,大吼着:“不要让这些人去了城门!”
可就在他嘶喊之时,只见一支利箭射了过来,他刚刚转身一阵寒芒之下,他的身子直接被钉在了墙上。 这是楼下的神臂弩,射程是远远胜过普通弓箭手的箭失。 他咕噜一下从口中不断吐出鲜血,他手中的长矛再也无力握住掉落在了地上,眼前也变得模湖不清了。 身上也变得十分冰冷,有守军看见秦安立刻大喊道:“将军!” 秦安使出全身的力气说道:“不要管我,守城,守城……” 眼前彻底变得漆黑一片,眼皮也变得格外沉重不知为何临终之时心中竟然像是松了一口气。 心中想着:“我再也不用担负这样的压力了,我再也不用做那人们口中的贼配军了!” 就这样作为守城主将的秦安,就如此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守在城头的士卒看见主将身死,不仅仅没有失去士气,心中的激愤使得他们士气大涨。 哀兵必胜,这样的斗志使得守城的士卒彻底的失去了恐惧,他们悍不畏死的杀向前来的西夏登城士卒。 有些人身受重创,直接冲向即将登城的西夏士卒,一起坠下了这高墙之下。 杨秉被吴六还有士卒围在周边,一名宋卒从城头哀声喊道:“将军死了!” 身边的吴六心中大怒,就要提弓搭箭杀了刚刚大喊的士卒。 他明白这样的声音一定是会影响守军士气的,这样的士卒往往都会被杀。 杨秉拦住了身侧吴六的动作,他何尝不明白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守城士卒的士气,可是若是杀了他引起的后果同样无法承受,这样紧张的时刻甚至会引起士兵哗变。 紧接着那士卒继续喊道:“将军说了,守城,守城!” 那些士卒一下子化悲愤为力量,而城头上的守军在不断减少,那些原本固守城门的士卒也冲上了城门。 杨秉当机立断大喊道:“护住城门!” 可是城头之上多少士卒冲上去都填不完,杨秉所带来的百名新卒,如今也损耗不少。 他们分化出了部分人守住城门,而城内涌入的西夏士卒只有面前的五十多名。 城头之上有守卒固守,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了任何生机。 他们之中有人大喊着:“我们只要打开城门,这些宋人都要死!” 杨秉大声说道:“已经没有西夏人从山岩攀援而来了,杀了他们!” 他们从外面包围了宋军,而他们这些潜入的人却陷入了宋军的包围之中。 城头没有援军支援,刘奇看着这些人神色冷峻的喊道:“射!” 这群人还想冲到城门,可是一轮箭雨落下他们都成了刺猬。 看着面前西夏敌军的死去,杨秉这一刻方才明白置身在这样的地方是不能有任何怜悯之心存在的。 来自于后世对于人命的尊重,还有书中的圣人教诲,在此刻都统统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在心中撕碎了。 他需要心如玄铁一样冰冷坚硬,他是这些守军唯一的希望了。 他是这些人心中最后一杆旗帜了,在听到秦安的身死,从心底涌现的是深不见底的绝望。 因为他已经退无可退,没有任何依靠的对象了。 感受着城门的轰隆声,那是西夏军攻城器械,想要撞开城门。 城头是不断的木石掉落,砸死了不断攻城的士卒,而城头也有守卒因为箭失而身死。 每一刻都有性命死去,他们若是今日守住了身后的绥德县将彻底无虞,若是城破了他们面临可能就是身死了。 那些西夏士卒在重赏和死亡的威胁下,他们悍不畏死的想要冲进去。 在城外,有一名西夏士卒禀告说道:“如今步跋子,已经没有剩下一人了!” 西夏步跋子整整五百人,全部折损在这座城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