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权力过渡 (第2/2页)
面前的老仆也仅仅是微微侧身脸上没有任何的怜悯。 他的心里并不在乎这位少主人的想法,他是主君的心腹,自然就只会听从一个人的命令,即使是这间家中的至亲也不行。 妇人苦涩的笑容,微微躬身将儿子给拉了起来,自从进入府里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这个男人的心是有多么的冷漠。 虽然从来不会让妾室逾越她的地位,可他不过遵守的也不过是自己心里的礼法和规矩而已! 她和儿子都是对方可以随意舍弃的存在,她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将儿子从地方拉了起来。 知道所谓的求情是无法打动对方的心,下人并没有阻拦,她自己从屋里走了出去。 …… 赵祯的确心里生出过想要让王素为相的心思,如果吴相离开后朝中定然是需要从杨秉和王素二人中选出一个。 不过于当下的形势来看,选择王素王中丞继任大宋宰相的位置更加合适,因为王素并不是一只离线的风筝。 而且自己的这位老师如今不过三十六岁,若是便接任宰相的位置,定然会上下议论,毕竟谁都知道杨秉自在朝中之时就一直背后支持的人就是他。 如今朝廷的变法收到的阻力,坐在高处之人便会招惹更多的仇敌,如今吴相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着急的想要从位置上下来。 延和殿中,杨秉一身紫袍不怒而威身边的这位官家亲近的内侍张茂则也是颇为恭敬的在前引路。 正是因为是官家身边的亲近之人,所以方才知道身边的这位,官家可是视作恩师。 “赐座!” 立刻有宫人端着椅子进来了,杨秉作揖说道:“多谢,官家!” 他坐了下来殿内的宫人都退了出去,而张茂则也随之带上了那朱漆金钉的大门,守在外面防止有一些不知尊卑的宫人在外偷听。 “老师,您觉得吴相退任后这宰相之位谁更加合适?” 这番话十分坦诚,这是给予杨秉的一个选择而不是试探。
所以杨秉也是不作犹豫,微微颔首:“官家,臣可以担任!” 文人都有自己的颜面,即使想要也会故作推脱,而杨秉之所以如此肯定的应了下来,也知道这是官家在试探他的决心。 如今朝廷的变法并没有触动一些人的核心利益,所以只不过是动了皮毛而已。 他曾经说过对于大宋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是百年后大宋迎来一个昏君,可能会给大宋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只有彻底的解决了积弊才能治标治本,赵祯缓缓起身走下了台阶。 说道:“老师我与你之间没有任何的隐瞒,我可以让王素担任宰相之位,我握住了他的把柄,依旧让他成为第二个吴相,我们的变法依旧可以继续下去!” 俨然赵祯已经想好了让王素做这个替罪羊的打算,毕竟在赵祯的眼里你做了这么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有报应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朝廷上下怨声四起的时候,将所有的罪名都推到对方的身上就好,这也是为何皇帝都喜欢任用jianian臣。 而赵祯此举无疑也是在保护着杨秉,历代变法之人都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赵祯微微皱眉道:“您依旧可以继续下去,你我君臣携手让大宋迈向远超汉唐的盛世光景!” 杨秉说道:“官家,王素jianian诈狡猾想要让他乖乖听话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将狐狸当作看家护院的狗自然结果也不会理想,他不仅仅不会忠诚的守护院子甚至损害主人的利益。 而杨秉也明白王素若是知道自己处于何种境地,也定然不会乖乖的束手就擒。 赵祯语气有些动容:“可我不想您成为下一个卫鞅啊!” 卫鞅的下场很惨死在了自己的变法之下,而若是变法自然也会触及老旧一派的利益,还有影响士大夫的权益。 杨秉起身说道:“官家大宋不是当初的秦国,而臣也不会是下一个卫鞅,即使臣成为了下一个卫鞅,我也不会后悔今日的这个决定!” 说完后再次作揖行礼,良久后赵祯方才开口说道:“朕,明白了!” 杨秉起身后走在大殿的地砖上,外面的张茂则缓缓的打开了宫门,他的身影也被拉的很长。 即使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会后悔这个选择。 只是站在最高之处才能改变这个世界,而对于如今的他大宋的宰相就是极高之处了。 他明白当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之上,会面临的问题会远远胜过如今的一切。 他出了宫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家中,而是坐着马车来到了吴相的府邸之中。 吴恕如今已经近六旬的年纪了,头发斑白看起来比起同龄的人要苍老的更快一点。 他并不是外面所传的那样的太平宰相,这略带蔑视的称呼,所谓的太平宰相是带着贬义的称呼的。 因为吴恕在当初太后掌权之时便已经为相了,到如今也没有什么显着的作为,一想到他就像是朝中的一个老好人不断拉着劝架。 可是这样阴阳居中的本领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对于杨秉的到来吴恕显得十分从容澹定,甚至还让家里的下人给他上了茶茗。 吴恕从最初对于杨秉的不忿到如今的坦然,他如今的心态反倒是最为平和的时候了。 说起来也是一件好笑的事情,明明看起来什么也没干的吴恕却是每天苦大仇深。 此刻笑吟吟的端着茶微微品茗道:“我自先帝之时就是一个孤臣,所以在朝中处处受到了排挤,后来有人和我说做官是需要和光同尘!” “所以韬光养晦了许久后,萧钦言被扳倒后我也就成了大宋的宰相,这个位置可真是远远比起所想的更加难坐啊!” 此刻的他就像是一个有些话痨的老人一样,说起了那些往事就滔滔不绝,没有一个止歇,而杨秉也并没有觉得厌烦反而耐心的听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