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王的尊严 (第1/2页)
波多切乃是王的亲卫,虽然不是贵族出身但是也有不错的前途。 所以出身贵族的野利丽玛对于这位党项好汉有着不错的好感,威武雄壮而且还前途不一般,虽然是奴隶出身但是如今正是立功的好机会。 卫幕氏的叛乱给予了许多奴隶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波多切近些日子送来了宋人的丝绸。 她的手抚摸在那美丽如天上云彩一样的丝绸,甚至比她的肌肤更加柔滑。 她的皮肤比起中原女子肤色暗沉一些和粗糙一点,即使是出身贵族依旧是无法克服自然的地理环境。 她抚摸着丝绸有些怀念起当初卫幕氏未造反的时候,她可以去往都城之中,不仅仅有丝绸还有许多的精巧物件。 当初听说天都山也修建了市集,还激动了许久,以为可以如当初一样可以买到那些宋人的瓷器和布匹。 可是大王却下令非持手令者一律不可去往市集,所以对于波多切带来的丝绸才会如此的开心。 要知道丝绸可不同于布匹,即使是在大宋也是十分稀罕之物。 她手中拿着丝绸却面露忧色,因为没有做成衣的人,这样精美的丝绸她不想白白浪费了。 野利丽玛在野利氏的族中绝对算得上是一颗明珠,当初元昊匆匆的离开身边并没有妾室随从。 元昊有野心可同样也十分好色,虽然天都山地理贫瘠,山沟里没有多少美人,但是也陆陆续续收了许多的党项女子。 牙都司在宋人那里买来的货物,统统都是由元昊使用,那些精巧的玩意则是交给身边的女子,如丝绸,布匹香药等等。 就在野利丽玛手中拿着丝绸幻想着与波多切美好未来的时候,有下人进来了。 下人来不及阻拦便听见一阵纷扰,她放下了手中的丝绸出门张望。 “丽玛,你是我野利氏的珍珠,怎么能够嫁给波多切那个奴隶呢?” 说话的乃是她的哥哥野利和藏,他们的父亲乃是如今元昊身边的近臣野利仁荣。 与野利旺荣和已经死去的野利遇乞都是出自野利氏,可以说如今的元昊十分重视野利氏。 野利仁荣学识渊博,精通历史多参与谋国,说得上乃是元昊身边之肱骨之臣,而在军中野利旺荣乃是西夏大将。 野利氏在天都山某种意义上权势滔天,除去拓跋氏他们就是第一豪族。 而笼络功臣最好的办法就是姻亲,元昊也是毫不犹豫很早就娶了野利氏的女子。 野利和藏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如今朝堂之上虽然己父乃是大王身边心腹,但是野利旺荣的地位可也不低。 虽然出自同族但是却不同宗,大王娶的女子并非这一脉,而父亲的病势也十分严重,加上需要处理政事更是加速了病情恶化。 他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乃是父亲给换来的,如果父亲死了自己就没办法抬起头了。 只有meimei也嫁给了大王,得了宠爱就能够在身边吹耳边风,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富贵甚至能够更进一步。 野利和藏并不知道波多切乃是牙都司的校卫,见到meimei房中的那丝绸。 皱着眉说道:“不过依仗着大王的信任,得了令牌能够自由出入市集,买了这些竟然敢生出这样的心思来!” “不过是一个奴隶而已,难道还敢爬到主人的榻上不成?” 野利丽玛大声反驳道:“波多切他已经不是奴隶了,大王已经赐予了他新的身份,他会给予我幸福!” 野利和藏直接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脸上,阴翳的说道:“幸福?我告诉你丽玛,莫要以为父亲疼爱你就能随心所欲了,我告诉你身为野利氏的女子,你就要为了野利氏的未来付出一切!” 野利丽玛瘫倒在地,蹙眉说着:“我要告诉父亲,我就要和波多切在一起!” 野利和藏眼神示意左右,立刻有两名女子将野利丽玛架住关进了房中。 对于屋内的敲门声也是不管不顾,冷声说道:“没有我的吩咐,不能开门!” “每日安排人送入吃食,不得为她带入其他的任何消息!” 下人也是颔首称是,她们都是奴隶生死都在野利和藏的手中掌握着,而且野利和藏生性残暴她们根本不敢违背命令。 而野利和藏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当初大王见到自己meimei时,曾经夸耀了句不愧是野利氏的明珠。 因为这么一句话野利和藏就记挂在心里,而此刻恰好碰见了面色苍白,神情严肃的父亲。 野利仁荣知道这个长子的心思,不过既然没有出手阻止,自然也是默认了他的做法。 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将来这个长子就要担任起这一支的大旗了。 他虽然疼爱女儿,可是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支狼群之中没有头狼,那么狼群都会很快死在猎人的箭下。 汉人说过一句皮将不存,毛之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野利和藏此刻脸上的慌张都来不及掩藏,那张脸比起这个父亲还要白。 毕竟丽玛乃是父亲最为疼爱的女儿,自己可以私下去做,因为父亲忙于公务也顾及不了家事。 他没有去找任何的借口,而是十分直接了当的低头认错:“父亲,孩儿私自将丽玛关押乃是我的错!” 野利仁荣和野利和藏从气质上看完全不同,一个人是堂而皇之的大气庄重,后者则是阴狠毒辣的气质。 他之所以没有任何的隐瞒和寻借口,那是因为他知道在父亲的那双眼睛之下都看的清清楚楚。 野利旺荣乃是西夏的第一名将,那么他的父亲野利仁荣就是西夏第一聪明人,精通各国学识对于汉学研究最深。 元昊之所以能够在领土不断扩充也没有任何忧患,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野利仁荣。 他不仅仅是内政了得而且才识也好高,野利旺荣和元昊在外征讨土地,而野利仁荣保证后方。 当初释放大批奴隶也是野利仁荣的建议,当然不是所谓的心思仁善,而是为了收拢人心。 而元昊此举也是立刻收拢了不少人心,身边多了许多忠心耿耿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