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姜闻的如意算盘 (第2/2页)
意。 可让他自己编故事吧,他和其他第五代导演其实差不多,编剧能力并没有那么强。 《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汪朔《动物凶猛》。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尾的《生存》。 他就只能把主意打到顾铭头上了。 谁让顾铭实力强呢,大多数作品都是自己做编剧,文艺片个个能拿奖,给顾常卫写的剧本都能拿奖,去好莱坞拍了个片吧,连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拿下来了。 这让心高气傲的姜闻也得心服口服。 既然比不过,那就加入。 不丢人。 “行,你先找着,实在找不到的话等我这部新片拍完就给你弄个本子,不过有言在先,不能超支。” “你看我《寻枪》超支了吗?” “总而言之别超支就是了。” 姜闻是个不错的导演,但仅限电影上,对投资人来,就没那么好了。 其实隐喻多什么的,影响票房,但以他的名气,票房也低不了,关键是太能造了,你把成本拉高到那个程度,还怎么赚钱? 《阳光灿烂的日子》米兰的照片,直接用了四本胶片,一本4分钟,一秒钟24格,相当于拍了两万多张照片,然后从里面选一个出来制成照片。 跟墨镜王一个毛病,同一个镜头拍上二十多次,最后选邻一次拍的镜头。 …… 到了戛纳。 顾铭去了组委会安排的地方了,在这里,见到了其他评审团成员。 评审团主席是大卫·林奇,另一个华人评委杨子琼,还有一个熟悉的就是杀狼·死通这个女人了。她倒是挺主动的,想要和顾铭结识一下,不过想起后世的事,顾铭对其很不感冒,就保持一个爱搭不理,虽不知道为什么,但她见此也就没再自讨没趣了。
至于其他人,那就不这么熟了。 顾铭主要是和大卫·林奇以及杨子琼聊。 “顾,你的新作什么时候上映?我真的很期待。”大卫林奇对顾铭的观感还不错,“希望是一部超越《绿皮书》的佳作。” “是一部华语片,不大可能在北美上映,应该只会出dvd,到时候我给你寄一张。” “哦,没问题,我给你留个地址。” …… 评审团评委一起亮相,参加了个开幕式后。 紧接着就是各种看片,看片,看片。 没看几部就见到了一部经典,《钢琴家》。 这部是被米国通缉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新作,改编自一位波兰钢琴家的自传。 讲述的是一名才的犹太钢琴家的故事,在二战时期,整日生活在死亡的威胁下,幸阅躲过搜查,藏身于城市废墟下,最后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意志军官,对方冒死保护,他才终于撑到了战争结束。 看着阿德里安·布劳迪那对眉尾向下的眉毛,那双忧郁的眼神,顾铭不得不感慨,真是的长了一张适合演文艺片的脸。 以后要是在米国拍偏文艺性质的片,他肯定是主角人选之一。 待到影片结束的时候。 顾铭便知道了,这部片八成就是金棕榈得主了。 除非能再出一部影史经典,看一下主竞赛单元的名单,没有这个层次的。 对了,这一届还有一部华语片。 蕉日照重庆》。 还是老熟人王晓帅拍的。 可能是因为自己投资了他的《青红》的缘故吧,他提前了八年将这部前世也是由他来拍的片子弄了出来。 制片成本一千万。 和评委们一起参加《日照重庆》首映式的时候,顾铭就时不时地往这部片子的资方制片人那里看。 心里只有两个字,佩服! 你们也是真敢投,一千万拍部文艺片,怎么想的? 还真是愿意为了艺术做投资啊! 万一不得奖,就准备着亏死吧? 其实,顾铭脑海里倒也想过不支持王晓帅的这部片子。 让其光凭质量去话。 要是这样,《日照重庆》有很大可能是一个奖都得不聊。 但谁让人家当初也没得罪自己呢。 片子里还找了启明星的秦浩邓朝和金锁演了个角色。 三个演员啊,用的不算少了。 再加上大家都是华国人,不支持一把还真是显得不够意思。 顾铭便在评审团的讨论上也出声支持了一把这部《日照重庆》。 当然,支持是有限的。 金棕榈,影帝影后肯定没指望。 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什么的,影片的质量就在那里了,顾铭扪心自问,没必要为了王晓帅这么浪费自己的声誉去强推。 再,就算强推,你又不是评审团主席,推不起来的。 只能是推荐其得最佳编剧奖或者是另一个主竞赛单元里很的奖,评审团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