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隐山海经_第161章 香炉法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香炉法器 (第2/3页)

>
    “好,我也要赶紧去医院。”

    两人先后脚出门。

    吕明珍来到医院,看见老父亲吕万江面色青黑,躺在病床上不停的呻吟。

    虽然已经用了镇痛药,肝癌晚期还是很难熬,消瘦,手足浮肿,口齿不清,心跳加速,发热,腹胀,腹泻,吐血。好处是还没昏迷。

    吕明珍请护工帮忙,将吕万江扶起来,喂他吃了一颗胶囊。

    随后吕万江又躺下了。刚开始两小时,他不停的翻身,面容扭曲,浑身抽搐,吓得吕明珍心惊rou跳。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外来的药物,万一是剧毒药物,造成吕万江当初死亡,那这件事就麻烦了!毕竟是退休高官,自然死亡和中毒死亡不一样。哪怕是亲生女儿,也担不了干系!

    好在过了两个小时以后,吕万江的状况大为好转,安安稳稳的睡着了!

    吕明珍给父亲喂药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她不敢假手别人,亲自守在病床前,看着父亲从6点睡到11点,醒过来以后,面色大为好转,这才放下心来。

    她伺候父亲吃了点东西,等到接近12点,又喂了一颗胶囊,这才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她又来了。

    此时,吕万江的面色更好了,能自己坐起来吃早饭。

    “明珍,你给我吃的什么药?我觉得浑身温热,这种感觉很舒服,就像没生病一样。”

    吕明珍道:“爸,我得到一种胶囊,冒着极大的风险给你吃了,没想到真有效果。”

    “什么胶囊啊?”

    “爸,我答应替人家保密。你别问什么胶囊,医生问也别说,只管定时吃药就行。8小时一颗,不容错过啊。”

    “女儿啊,你太辛苦了,把胶囊给我。我自己控制,定时吃药。”

    “现在还不行,你的病情还不稳定。”

    三天以后,吕万江的状况更好了,体温恢复正常,心跳降到每分钟72次,没有了腹泻和呕血,睡觉很安宁。

    医生检测发现,肿大的肝脏缩小了一些,原本肝脏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结节,此时肿瘤结节莫名减少了三成!

    医生询问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都没有发现异样,觉得这事儿很奇怪。

    吕明珍看父亲的状况稳定下来,便拿出几颗胶囊让父亲自己吃。

    与此同时,她亲自开车,将香炉送到清泉山庄。

    “胶囊有效!非常感谢!陆丞,能不能多给我几颗?我怕十天的剂量不够。”

    陆丞又给了她几十颗:“阿姨,吃完10天、20天后,分别做个检查。如果癌细胞消失,就别吃那么多了,每个月吃一颗即可。”

    吕明珍笑道:“我记住了。”

    “您这香炉是从哪里来的?”

    “别人送给我父亲的。我告诉你地址,你也要为我保密。”

    “肯定的。”

    “闫什镇。”

    “那是什么地方?”

    “你自己去查!”

    等到吕明珍走后,陆丞上网查了查,才知道那是舜耕历山的遗址。不用说,香炉是从遗址出土的,因此这事儿有些犯忌,难怪吕明珍不肯明说。

    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成都,虞君之后,历代传为贤名圣君,司马迁列为五帝之一。后人思其功德,向往他的遗风。因而他的踪迹随地皆有,传说到处可闻。然而,最为集中最为普遍的莫过于鲁省鄄城县。

    《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鄄城不但有《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文献上所记载的姚墟、历山、雷泽、河滨,而且还有据传说系舜的外祖父家及姨母家这些血缘亲属家乡的地址。

    历山虞帝庙始建于东汉之初,终泯于一九六七年,历时一千九百多年,影响深远,圣迹恢宏,民众怀焉。

    据古庙碑记载,东汉光武年间开始修庙立碑,南北朝、北魏、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皆有修复。现存建筑有舜王殿、寝宫殿、三黄殿、苦奶奶庙、龙泉舜井亭、周边院墙、山门及筹建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丞心想:“这难道是舜帝留下来得到香炉?舜帝既是人间帝王,也可能是有大智慧的‘巫帝’,否则无法在古代社会立足。”

    他提起香炉仔细观察,辨认上面的符文。

    这是一件金器,跟他的金匕首一样,都雕刻着许多的符文。

    陆丞认识的符文已经很多了,所以很快便认出来。

    香炉外面有40个符文,内里有20个符文。

    外面的符文是:“赤松游其上,金炉引瑞烟。蛟螭盘其下,溶曳九州连。节当南至日,星是北辰天。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

    再看内里的符文,则是:“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百和清夜吐,四面溢香兰。”

    陆丞心道:“口气不小啊!听起来这件宝贝威力很大,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