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玉珮_第8章 刁二先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刁二先生 (第1/2页)

    在上一节咱们说到了,虽是一母双胞,但与小桑杰扎布相比,小杨成龙的福分就显得太薄喽,这就是命啊。

    你也不想想,在那年月,普通庄户人家的镰刀、锄头、铁锨等必须的铁制生产工具都得多少年才能够舍得换一把新的呀?!又有几户人家有马有驴有骡的?!又有几家能挂得起驴掌或马掌呢?!更何况当村住着,有的人家买把镰刀、锄头的给不上钱,要经常赊账,三年还齐,五年烂帐了。所以,杨铁匠家也就是个将度命的日子,天天能有半碗粥喝就不错了。幸亏小杨成龙天生的好食道,不要说稀烂的小米粥,就是棒子米大碴子粥,只要铁匠老婆用嘴嚼碎,拿手指头抿到他嘴里,他都吮吸得“嗞嗞”响。每每如此,铁匠老婆子总会低头看着这孩子的那一双黑亮亮的小眼睛和那吃相,十分伤感地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个业障孩子啊。”漠北人管办事办糟糕了叫业障,铁匠老婆的话是说这孩子的命运太不济了。

    自打那天晚上,也就是自打杨武臣把大儿子小成龙送到漠北村杨铁匠家的那天晚上以后,杨铁匠就加了个心眼儿,告诫老婆子千万别抱着这个孩子出屋,以前咋过日子就还咋过日子,总之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因为他的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个孩子的身世和来历太特殊了,特别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怕是会惹来麻烦。但这个世上压根儿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这里的墙又全是用柳条子编成的篱笆,户户相通,家家相识,东院放个屁西院都能闻到啊。所以,没过两个月,漠北村的男女老少就都知道了一件稀罕事儿:在闹黄帽子军的时候,杨铁匠捡了个儿子。起初,人们都当这是好事儿,杨铁匠为人仗义,老实憨厚,人缘不错,邻居张大娘、李大嫂的还都会捧几个鸡蛋或端一碗小米过来看看大人和孩子,说几句恭喜的话,大小也算是一个月子呀。

    第二年过清明节的时候,小杨成龙已经能扶着炕沿、锅台走上几步路了。村里人都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可杨铁匠没儿没女的,老天爷就给他掉下一个比馅饼还好的儿子来。这对公母俩眼瞅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嘴上没说啥,但眼角眉梢都泛着笑,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了,感觉抢大锤时也轻松多了,炉子上的火苗都旺了许多。

    眼瞅着,小杨成龙年赶年就两岁了,漠北地区却迎来了一场大旱,整个冬天连丁点儿的雪花都没掉,天天刮大风。过了清明节,这天还是连个雨丝儿都不见。偶尔的,飘过几朵云彩,可这龙王爷就是对漠北敬而远之,又匆匆忙忙地飘到别处去了。漠北人说:“五月十三是龙王的生日,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可想法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如柴的,不但五月十三前没雨,五月十三那天依然是万里无云,太阳光黄黄的,无情地炙烤着人们,漠北如同掉进了一个大大的燃得正旺的铁匠炉里。

    每当遇到这青黄不接的日子时,漠北人都会到野地里抑或是小腾格里沙漠里去找点儿野菜,捋些柳树狗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