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奋斗的那些年_接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接诊 (第2/2页)



    突然,发现老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里熊熊烈火似要烧出来,吓得我的心肝扑通扑通地跳。刚想张嘴问怎么了,恍然大悟,我也是进来给孩子上课的。

    于是,麻溜地爬起来,无视老师杀人的眼神,淡定的拿了张床单铺到老师的对面。故作镇定地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不过,凌乱的步调出卖了我。脸上的表情倒是被笑容很好的掩盖,慢悠悠的去训练室门口叫家长抱孩子进来。

    这一个孩子,跟了三个家长,爸爸、mama和姥姥。训练室只允许一个家长进,新诊允许两个家长陪同。一家人商量了一下,爸爸被留到外面等候。

    初次见面,我先向家长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家长称呼我为“王老师”,又转而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带养情况。

    这个孩子乳名叫小康,一直是姥姥再带,爸爸mama上班,只有晚上回来有时间帮忙看孩子。姥姥体型较胖,一个人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

    每当这时候,姥姥就把小康放到婴儿车里躺着,怕他自己翻过围栏掉出来,就喜欢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家里准备的也有较大的爬行空间,铺的地毯,但不管怎么引诱,孩子都不翻身,更不会爬。

    mama看着孩子月份越来越大,还什么都不会做,心里着急,带着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发育迟缓。后来经人介绍,辗转到我们这儿。

    我按照马老师教的方法做,需要自己再评估一遍,但又不能跟家长说。于是,一边和家长聊天,一边顺带地检查孩子的运动功能。此时,我非常感激老师让我跟专家出诊,最起码与家长沟通和问诊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

    “孩子是足月出生的吗?”我开始检查孩子的关节活动度。

    “不是,比预产期晚了一星期。”mama回忆道。

    “哦,产前产后有发生什么状况吗?比说说缺氧或者是新生儿黄疸。”检查完关节活动度,检查肌力和肌张力。

    “这倒没有,就是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孕检查出脐带绕颈,医生让多运动,等八个多月的时候再查又说没事儿了。”mama把右手食指给孩子揪着玩儿,一脸激动地问:“老师,您说我宝宝现在这样,和当时脐带绕颈有关系吗?”

    “这不好说,当时的情况我们都不清楚。那你们是想天天来,还是隔几天来一次?”我又开始检查孩子原始反射的现状。

    mama和姥姥对视一眼,说:“我们平时上班没时间来,我妈一人带孩子来不了,我们打算只周末来。您能不能教我们一些在家训练的方法?让我妈自家给孩子练或者我下班后给孩子练一练。”

    “可以。你们都可以学,姥姥带的时间长,可以多学一些。但是有一点,不可以录视频,因为涉及到孩子们的隐私。不懂得可以直接问我,我可以给你们讲解的细致些。”大体上都检查完了,对孩子的整体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脑海里确定了训练计划,组织了几个训练步骤,正式开始进入训练环节。

    我觉得自己整体思路还可以,家长也不是太难缠的家长,就能自己掌握主动权,很好的把握节奏。

    先开始给小康放松下肢,有小宝上次的教训,我不敢再轻飘飘的不出力。我缓慢的顺着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的走行给小康有条理的放松下肢,力度以能摸到肌rou、表面皮肤不发红、表情不痛苦为主。边做边给家长讲解。

    为了能尽快让家长学会,我把放松的手法比作成蒸馒头时揉面的动作,力度比揉面稍微轻一点,注意观察。孩子挺配合,整个放松过程中一点儿没哭。

    小康下肢肌张力是有点儿高,特别是碰触他皮肤的时候,紧绷着,似是要和我较劲。若是不碰他皮肤,只有在被动屈腿动作的末端才能感觉到阻力。停住不动,牵拉几次,他下肢的肌张力就有所缓解。

    接下来,应该训练翻身。翻身训练老师没教过,她没有需要训练翻身的孩子。不过,大鹏老师有这样的孩子,只是我没上手cao作过,只拿玩偶试过手。开头表现的挺淡定,现在稍微有些紧张,不过还能坚持住。我想让小康先往左翻身。于是,让姥姥找来一个他感兴趣的玩具,从眼睛上方往左移动,吸引他主动转头。他挺配合,自己主动伸手去够玩具,看到他的手伸过身体中线后,一手压住他的左腿,另一只手把他的右腿屈曲起来压在左腿上,稍微用力轻轻往下压,带动骨盆往左旋转,轻轻松松的完成翻身动作。而后又把他的胳膊往前放,一手固定住左腿,一手抓住右腿,帮助他屈曲起来蹬地,稍微往上用点力,自然而然地带动着骨盆往右转,恢复到平躺的姿势。

    我第一次在孩子身上训练心里实在没底,不能像其他老师一样熟练的连环翻。为了安全起见,我耐着性子,放缓速度,小心翼翼地成功完成动作。但又不能让家长看出我是新手,于是给家长讲解得非常细致。而放慢速度是为了让他们看清楚动作,并且能快速的学会。我以同样的方法,又帮助小康往右翻身。这样,左右训练了十几个来回,下课时间到了。

    我讲解完,问mama和姥姥学会了吗,她们不约而同地点点头。我开始对他们一家做最后的宣教工作,“现在运动落后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要尽早给他训练。每天不做多了,一天五组,一组十个来回,先训练一星期,下次来看看效果。不用担心,也不用着急,只要训练跟上,孩子落后的月份很快赶上来。”我见mama和姥姥都有些焦虑,因此多说了一嘴。

    家长很客气,千恩万谢的好久,才收拾东西上电梯。我收到家长的感激,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目送他们一家乘电梯消失的身影,我迫不及待的找老师分享这节课的心得和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