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再来一个新专题(二合一7k) (第2/4页)
皱的更紧了,“孙秦,你这是给我出难题啊。” “啊?” 孙宗路微微叹了口气,“这首曲子肯定是不能放进《回味燕京》里的,片子太短了……” 还没等孙宗路说完,孙秦就急着说道,“组长,我们可以增加《回味燕京》的时长,之前刘导他们做的《街头巷尾》不就是从七分钟最终延长到了半个小时么?我们同样可以……实在不行的话,我们也能把原来的主题改成故宫专题……” 说到最后,孙秦声音越说越小,越说越没有底气,他知道,延长时间已经非常麻烦,直接把专题改了,将会更加麻烦。 孙宗路笑盈盈地看着孙秦,“原来你也不是不知道这首曲子不适合《回味燕京》,只不过是在打修改专题的主意。” 被孙宗路说穿了心思,孙秦也就不遮掩了,他大大方方地说道,“组长,我反正是觉得,这首曲子如果不用实在可惜。要是不能修改专题,就把时间延长到二十多分钟吧。” 孙宗路摇了摇头,“延长时间是不可能的,这首曲子太招耳了,把它放进去,会影响到其他素材的展现。” “总要有舍有得嘛。”孙秦忍不住说道。 孙宗路搓了搓钢笔,随后沉声说道,“不用改,也不用变,我们再加一个专题,就叫《故宫的记忆》,你回去之后做一个新计划的企划书出来。”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孙秦下意识回答道。 在决定要用《故宫的记忆》时,孙秦已经做好修改专题的准备,所以做了一个简单的专题修改企划。 孙宗路摆摆手,说道,“简单的不行,必须要是详细的,要上会,越详细越好。做完之后,拿来给我看看。” 孙秦搓了搓手,“那《回味燕京》这个项目还要继续做么?” 刚才听孙宗路说要增加一个新的专题,孙秦也很意外,他之前不是没想过做个新的专题。 但是新的专题,同样非常麻烦,因为做了新的,意味着将会有两个。 “当然要做,不是素材都拍差不多了么?你要是觉得同时做两个项目,忙不过来,就把《回味燕京》的素材交给老刘,让他来做。” “不用,不用。”孙秦连忙摆手,“我绝对没有问题。” 他这嫁衣都做差不多了,当然不可能拱手让给别人。 孙宗路点点头,说道,“行,《故宫的记忆》企划书什么时候能拿到我面前来?” “一个礼拜,不,三天,三天之后我把企划书拿过来。”说完之后,孙秦又拍着胸脯说,“组长,我可以跟你立军令状。” “军令状就不让你立了。”孙宗路摆摆手,又问道,“你这个曲子是从哪儿来的?” 听孙宗路问曲子的来历,孙秦也笑了起来,“说来也巧,之前我不是带着小胡跟小李去故宫拍素材嘛,正好碰到王军正导演他们在拍戏,当时他们的配乐指导也在现场。” “王导最近有新戏啊。” “嗯,叫《天堂回信》,现在已经杀青了吧。” “他们配乐指导是谁?” “周彦。” 孙宗路想了想,没有想起来周彦是谁,不过也正常,搞配乐的那么多,真正出名的没多少,他自然也不认识几个。 “所以,你就让人家帮你配乐?” 孙秦摇摇头,“一开始我还真没把配乐当回事情,不过听王导说她为了周彦给电影写的曲子修改了原本计划好的镜头,我就产生了好奇,特意去听了那首曲子。那首曲子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耳朵,然后我就去央音找了周彦。” “他是央音的老师?”孙宗路问道。 孙秦再次摇摇头,“他是作曲系的学生,这首曲子就是他的学期新作品。” 听到周彦是作曲系的学生,孙宗路沉默了一会儿,他倒是不在意配乐师是学生还是老师,只是有些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啊。 不过这年轻人是央音出来的,也有些合理。 央音77、78级的那一批学生,孙宗路接触过不少,谭盾当年还没有毕业就以一首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拿到了德累斯顿国际韦伯室内乐作曲比赛二等奖。 这事当时挺轰动的,因为这谭盾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国际作曲大奖的作曲家。 那时候孙宗路就已经是专题组的组长,他们为了这件事情做过专题,还派人采访过谭盾。 那谭盾出来一比,这个周彦能有如此表现,似乎也是挺正常的。 孙宗路挺想见一见周彦,说不定周彦又是谭盾他们那样的天才音乐家。 不过现在配乐的事情都没有定下来,他也就没有跟孙秦提这个事情,只是说道,“你去做企划书吧,其他事情后面再说。” “好。” 孙秦转头就走,此刻的他干劲十足,恨不得立马把企划书给写出来。 “别急。”孙宗路在后面叫住他,“你这随身听不要了啊。” 孙秦拍了拍额头,他还得把随身听还给周彦。 …… 曲子录好之后,周彦也要准备学期作品演出的事情了,他们88级的学期末作品音乐会最终被安排在六月八日,还剩下两个礼拜的时间。 周彦的作品已经弄好了,所以他并不急,这两天他也没有忙自己的作品,都是在给88级的同学指导作品。 礼拜六下午,贾国屏从外面回来,他见周彦正十分自在地看书,便好奇道,“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