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章万华楼新主  (第2/2页)
上班的人大多不会自带饭盒,中餐必定会在外面解决,所以,越是临近商业区,越是对她有厉。    不过做快餐也实在辛苦,赚得也是几元几元的事情,这和她原先的理念有些许区别。    卖铺头的是一对老实的夫妻,因为急需要钱财,这要价应该不算特别不要脸,只要了一百三十万,倒是没有超出林晓青的预算范围,只是买完铺头的话,就只剩下七十来万了,这捉膝见肘呀,等等,看着店里情况还得装修一番才行,不然她可受不了这昏暗脏兮兮的环境啊……    林晓青又瞧了瞧后厨房和房子里面整体的构造,原来这店还有二楼的?怎么好像十几年来都没有听说?听那伙计说,其实老板也曾经想过扩建二楼做餐厅,可是老板忧犹寡断,想扩建又不舍得花钱,况且扩建得停业一段时间,老板不乐意,于是乎一拖就是十几二十年。    老实说,不看装修老旧,光这个铺面,她倒也满意,和宋北川一商量,敲定这笔买卖前她甚至还小刀了那对夫妇一下。    林晓青的借口,其实都是事实,花钱装修这里确实也要一笔不小费用,于是被她成功省下了五万块。    其实这个地段,这样的店面本来可以卖个更好价钱的,也不知道是她幸运,还是那对老夫妇不幸,此时世道正值股市大跌,房市断崖式跌价,咱们天朝人就是这样,越是房市越是跌价的时候,就越是不买。    所以,那对老夫妻明知价钱不好,也被逼得办法,鬼知道明儿还会掉多少?林晓青他们是直接现金交易,所以等那老夫妻协商后,直接就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了。    而且,林晓青还提议,要是这老夫妻没有地方去的话,那么,就留下来帮帮忙也是可以的。    那对老夫妻很感动,然后拒绝了她。他们说回乡下种菜,不再会城里来了。    等到一切都确定后,林晓青和和宋北川与那对老夫妻去了民政局过户,搞定了之后,她望着手里的过户了的地契,高兴得都上串下跳了。    花了一百二十五万,林晓青和宋北川终于能够如愿以偿盘下了这家破旧的餐馆,原铺子的一对几个员工因为没有去处,所以也就留了下来帮忙。    原本她想立即开始装修,新老板新店面,新行事作风心前途嘛……可是宋北川说先别忙,看看万华楼营业情况再作打算,他老觉得这家店有多少值得保留的东西。    他看想那些原先的员工:厨子姓马,单名一个云字,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身材倒不胖但这货怎么说呢?也就切菜和食材到煲仔饭上面,如果客人觉得不够咸,会自己加调料,素炒也就时令菜,所以说他存在的价值有多少?    两外两个跑堂的一个姓王,是个大叔,他就是收了林晓青两百块露了老板底细那伙计,另一个则是个大婶名叫如花,看样子,在这家餐厅也干了很长一段时间,都老油条了,而老板似乎就负责采购,收结账这种事。    林晓青和宋北川让那厨子把餐厅的煲仔饭都来一份,试吃也是试试他的价值究竟有多少?值不值得他的薪水?    摆在他和她面前的有十块的鸡rou,牛rou、猪rou煲仔饭,还有十七块的黄鳝,田鸡,腊味煲仔饭,每一个煲仔饭里面都有有几把青菜,没有汤。    而这些煲仔饭的成本是对半分,他和她都把这些煲仔饭试吃了一下。感觉并不糟糕,但同样地也没什么特色,怎么说呢?大概就是个饭吧……    这时,那厨子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好吃吧?哈哈哈!”    她和他对望了一眼,均不说话,然后她望着那大言不惭的厨子,怎么也想不通,怎么就会让这货掌勺这么多年呢?那些客人就没意见?或者说他们的要求就那么低?    其实说实在,在商业区这万华楼的不能算是好吃,但胜在价格相对低廉,在这个快餐都要八块钱起步的时代,十块钱能吃到煲仔饭也还算便宜了。    “那咱们餐厅销量最好的,是什么饭?”林晓青问道。    “鸡牛猪都差不多哦,黄鳝田鸡相对比较少,毕竟比较贵。”那厨子摊手道,“咱们万花楼这么多年一直走的是廉价路线,所以生意一直不错。”生意不错?生意如果真特么不错,为嘛连空调都不装一台?这冬天还好,大热天的谁愿意吃这么油腻的煲仔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