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从上元开始_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王败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王败寇 (第2/3页)

上,都摆好了手抄本的《汉书》。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既然是《汉书》,那么怎么也得从汉高祖刘邦的本纪开始。

    翻开《汉书》,李贤轻轻念道:“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只是这一句,就让他冷汗直流。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刘邦的老妈,曾经梦到和神仙相遇,然后他爹过来瞅,发现有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于是就怀孕了,最后生下了汉高祖刘邦。

    怎么说....

    李贤现在只觉得,自己有点想把中午吃的饭菜全都吐出来的欲望。

    吹嘘一下也就是了,怎么就能吹的这么过分?感情刘邦是蛟龙经手的,跟他老爹没个血缘关系?说实话,就是吹嘘一下什么紫霞满天,冬日生花,龙影入腹,他也不至于恶心成这个样子。

    吹嘘嘛,总要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但是,若是强行把不存在的,弄到现实中来,就不对了。班固这家伙,与其说是在写史书,不如说是在按照皇家的要求拍马屁。

    就是不知道,强行添加这么一段上去,地下的刘煓得知以后,会不会把他的儿子刘邦给掐死?

    更加恶心的就是不知道谁写的注释,注释的居然是:“高祖,生而不凡。”

    就这六个字,多了没有。这蠢货,居然就信了?

    见太子读完这一句,就不读了,坐得近的张大安就询问道:“太子殿下,为何不继续读了?”

    李贤点点注释,无奈道:“这一句,明显是后人强加上去,粉饰汉高祖出身的桥段,如何能注释成这个样子?”

    闻言,张大安顿时就笑了,拱手道:“太子殿下,您莫非忘了,不管什么样的史书,涉及到帝王名人的时候,都是这般的吹嘘之言,微臣等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至于负责注释的人,只要不是注释的过于离谱,一般都是这等不痛不痒的注释。毕竟,高祖也是皇帝之尊,为君遮隐是应该的,这等言语虽然是谎言,但我们也不应该揭穿啊。”

    李贤叹了一口气:“只是这样,我等注释的用处何在?”

    “殿下想多了,能读到《汉书》的,都是读书人,对于这等文字,他们自然是一笑而过了。我等应当注释的,是一些有纠纷的大事,而不是这些细枝末节。”

    “不过,注释是为了方便一些学问不够深,或者是对一些典故不熟悉的人,能够更好的阅读这本书。这句注释,其实相当于评语了,去掉就是。”

    “去掉就好。”

    “可以去掉。”

    抬起头,见几个人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贤只好将自己的心里话全都咽了下去。

    没办法啊,自己也是太子,将来成为皇帝以后,最多不让史官给自己胡乱编排出生也就是了。

    强忍着自己的反感,李贤只能接着往下读。

    说实话,《汉书》既然成书于东汉末年,那么对于刘邦的好多描述,都是建立在臆想中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自己看过胡歌版的《神话》,对刘邦的印象,固化成了看不起,甚至是仇视的角度,所以不管读到哪里,都觉得格外的别扭。

    一个人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感官态度,太容易受到影响,出现变化,甚至黑白翻转了。清廉的官员,后期可能也会变成贪官,做了一辈子好事儿的人,或许一些人对他的看法,也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毁谤,而变成仇视。

    法外狂徒问过,南极在哪儿?南半球?谁告诉你的?你亲眼见过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它存在?

    嘴里念着《汉书》,心思却不知道飘飞到了哪里。

    而他每念一段,张大安等人,就会讨论一下,该如何注释。

    既然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