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14.峡州与南正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峡州与南正街 (第1/2页)

    14.峡州与南正街

    位于长江西陵峡口的峡州市虽然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出了一个大诗人屈原,还有一个大美人王昭君,更因为三国时期的长坂坡、火烧连营和夷陵之战著名。峡州早在十三世纪的明朝就已经构筑了城墙,可由于沿长江而上就是万仞高山的鄂西渝东大山区,除了一条黄金水道,就行路艰难,交通不便,发展迟缓。一直以来仅仅只是上下旅客换乘的地方之一,上行水路,下行陆路,也没有什么工业。

    不过峡州因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又是渝鄂咽喉要地,自古以来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八国联军用大炮和洋枪轰开了国门,强迫清朝签下开放条约,峡州就是第一批被要求对外开放的港埠,可见得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到了抗战时期,日军在襄阳战场虚晃一枪,摆脱了我军的围追堵截,长途奔袭,一举占领峡州,使得蒋委员长暴跳如雷,大为失望。有报道说,抗战八年,***最感到危机的时候,就是峡州失守。

    然而,因为有了那次悲壮而成功的将沿海的大批机器设备和人员运进渝州的民国大撤退,因为有了那一次惊天地泣鬼神、艰苦卓绝的石牌保卫战,坚决的阻止了日寇猖狂和不可一世的前进步伐而名噪一时。不过由于从军阀割据开始的连年战乱,又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即使到了解放以后,抗美援朝开始的时候,峡州依然仅仅是座交通转运站,大批的川军就是通过这里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的。

    峡州的第一次崛起得益于上世纪中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而开始的三线建设,有不少的大型国企纷纷进驻这座城市。而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相继兴建,加上清江流域的开发、小水电星罗棋布,则是这座城市真正腾飞的机遇,使得这座城市有了水电城之称,也就在近些年沿海大型企业内迁的时候因为峡州有强大的电力支撑而成为了那些制造业的首选之地,也就被说成是"金色长江、银色大坝、绿色城市",就能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之列,国民经济总值甚至名列全省之首。

    我在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里这样写到:"但凡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城市;但凡有城市的地方,就会有城墙,但凡有城墙的城市,就会有叫南正街的街道。峡州的那座建于十三世纪的城墙直到民国十五年才被轰轰烈烈的拆除,但南正街却继续在这座城市存在了很久。直到改革开放**新世纪以后才随着城市的大力开放建设而被拆毁。"

    南正街消亡的那个时候就有了改革开放,就有了春天的故事,就有了那个"一切向前看"的观点,就有了那个"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说法,就有了那个"*着石头过河"的理论,就有了中国特色和所谓的阵痛,就有了观念的更新,就有了从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有了峡州这座城市骨架的飞速拓展,就有了中心老城区的分片改造,就有了南正街的整体拆迁。

    那个时候虽然没有后来引起很大争议的行政命令的保障房建设,可是对于拆迁户还是能做到合理安置的。对于南正街的那些搬迁户,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提出了多种方案任选。火车东站的桔城花园有之、东山背后的东山花园有之,东山大道的大堰小区有之。可是那些领导没有想到那几百户人家居然为一个传说中富有神奇魅力的杨大爹马首是瞻,也没有想到那个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与世无争的杨大爹就是传说中的杨神仙,更没有想到那个杨大爹挑来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