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荣升之庆(2) (第2/2页)
单脚跳都可。 一众人等闹了许久,快到午夜时方才消停。周坦隐隐约约有所感触,一群大老爷们与家眷分开后,就着咸菜腌鱼和一坛米酒,都能畅玩如此之久。 天色太晚,陈骤便宿在了左营。 次日天刚亮,周坦便早起准备上路,屯田兵向来私物不多,简单扎成了包袱背上,即可上路。徐朴、陈骤、留重等相熟的人都来相送,几乎快送到了圩口,这才道别分离。 丁圩口距离寿春大约三十里,还好中途能每隔五里地便有一个屯营驻扎,稍作休息,借一口水喝都十分便利。前后用了不到三个时辰,中午刚过,便到了寿春地界。 这是周坦第一次进城,屯田兵几乎就是军事化管理,平日无事不可随意走动,最多只能在屯营与屯营之间往来交流,也正因此,屯营其实已经是独立一个社会圈子。军屯形成的聚落,可被视为军屯人的村镇,与民屯都罕有交际。田兵们若要去一次附近百姓的乡镇,都需要屯正亲自作保,并拟引到访事由。 尽管寿春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常因为战事而发生易主,但一点也不妨碍它是东南第一大城的地位。此处不仅是南北交通要道,亦是魏吴两国边境之地的军事重镇,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它经历数不清的战火侵袭之后,总能快速的恢复繁华。 江淮一带所有中高级的行政官署,如扬州都督府、刺史府、楚王曹彪封国的王都、度支校尉府、度支衙、寿春县府,等等,全部治在城内。 紧挨着城郭,城下附庸的民居村镇已经发展的十分兴旺。
周坦进城之前,先在城外驿站吃了一顿午食。驿吏见了周坦的官书,倒是十分客气,午食端上了精米粥,配了几片腌鱼和鲜蔬菜。这等规格,已属于相当优渥。 度支衙在淮南一带还算有几分威望,常驻部署在这里的田兵有一万两千人,是淮南边境线上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依惯例,在军事重镇中,度支都尉的地位甚至要比寿春县长还要略高少许。正如此,度支衙的官吏往来,驿吏自然不敢怠慢。 午食过后,周坦向驿吏问清了度支衙具体方位,随后便进城而去。 由于城内聚集了诸多府衙,城门卫戍是由扬州刺史部亲自负责,每一城门下至少驻有一营的州兵,对进出城往来的查勘十分严格,严防有敌国细作渗透。 周坦有官书为证倒是没有受到多大难为,经过城门时,他目睹了一些口音不对商贩,被州兵拦下后进行反复检查。 寿春城之大,进城后又走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找到了位于城西南的度支衙。 向看门衙吏递了官书,道明前来述职的来历,立刻被热情的迎到门内阴凉处休息。衙吏一路小跑去通报,很快,昨日来给周坦传令的度支衙学士陈班迎了出来。 “周功曹,这一路真是辛苦了。”陈班欠身施了一礼,“午食可曾用过?若还未用,在下立刻去安排厨下准备。” “在驿站用过了。”周坦抱以微笑。 “如此,也好。功曹先请随在下来,由在下协助功曹先办理好一应职身。”陈班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领周坦步入衙门内。 “有劳了。” 在前往公房的路上,陈班还顺带为周坦介绍了一下度支衙的布局。 度支衙分前后院和左右厢,前院自是衙门大公房和对外公务的场所,后院则是都尉府邸。左厢较大,是都尉部曲一部驻扎之地,府衙内常驻曲兵约五十人,平日里就由曲长张式及一名屯将负责打理。右厢则是府衙内吏掾各自公房和住宿的地方。 陈班很快处理好了周坦的职身,将度支功曹正式的名牌交到了周坦手里,随后又带周坦前往右厢,为周坦介绍了宿屋和公房。 “本部度支衙共有司马二人,功曹四人,学士五人,听任八人,协助都尉治理淮南军屯共计一百一十五营。”陈班介绍道。 二人来到周坦个人的公房,一套折叠整齐的白袍常服、平头帻、布靴和短剑规整的摆放在桌案上。陈班又说,这里原本是李文录功曹的公房,上一任功曹升调到了校尉府,新任功曹则按部就班的接任。 常服、布靴都是新制的,短剑则是从曲营里挑选送来,日后无论周坦是升调还是告归,按例,服鞋都是可以带走的。唯独短剑既是兵器,也是官身仪仗,若无官身,便得缴回。 “本部度支衙,两位司马分管军备和戍职。四位功曹则负责本部农政、人事、辎重、采配等事物。”陈班继续介绍道。 - 感谢尾号5000读者大大的支持。 欢迎各位大大投资本书。 继续求票,求收藏啦。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