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孤军深入 (第2/2页)
向原路返回了。 回程的路上,遇到的一应城镇,皆是闭城不出,其内的守军根本就没有要拦截的念头。再一次面对这般现象,先前产生的一个想法复又跃上了卫清云的脑海之中。当晚休息之时,卫清云就将之对秦通张越锡二人直言了。 眼下祁闾国境内,狗日军的兵力十分薄弱。况且其内一应投降的祁闾国将士,大部分皆是迫于形势这才投降了狗日族,他们并非真心甘愿为狗日族卖命的。这一点,从一行人在祁闾国境内这一来一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各城之中的祁闾国降军不在少数,他们若是真心为狗日族效命。那么对于卫清云一行闯入境内的联军将士,自是会进行相应的拦阻。纵是他们害怕联军势大不敢正面交手的话,那他们也完全可以依靠着地形,进行相应的sao扰啊。而不是,像眼下这般,闭城不出,任由联军将士来去自如。 而眼下,狗日军虽然调派了大量的援军前来祁闾国境内。但是,不管是这两路援军也好,还是济城的松井所部也罢。他们此时的精力皆是完全放在了,正面战场之上近百万六国联军的身上,根本无暇顾及祁闾国的大片领地。眼下祁闾国境内的防守力量,可以说就是形同虚设的。这对于卫清云这一行已是潜入祁闾国境内的人马而言,无疑是摆在眼前的绝妙良机啊。 如若不然的话,眼下这一万人马回到了联军阵营之中。对那里而言,仅仅不过是九十万大军之中,复又多了一万人,根本就是无关痛痒的情形。有没有这一万人,对于那里的战场格局,根本就产生不了多少的变化。而一旦将这么一支人马,放入到祁闾国的腹地,那么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就不可想象了啊。 卫清云的这个想法,再一次让秦通等人见识了一番他的胆大妄为。虽然,卫清云描述的前景很是美好诱人。秦通张越锡二人细细思来,也确实是有极大的可行性。但是,孤军深入狗日军的领地之内,这个举动,同样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危险。 这一路潜入敌境的大军,将不再有丝毫的给养保障,也就是说大军将要在敌人的领地之内完全自力更生。这一点尚且还是其次的。眼下狗日军在祁闾国的人马,皆是被眼前的联军大军所吸引,根本无暇他顾。但是,一旦狗日军稳定了前方的战场局势。等他缓过神来,兵力上有了空余之后,抽调大军用来稳定祁闾国境内的领地,那么在其间活动的人马就将要面对狗日军的围剿了。届时,这么一支孤军面对着狗日大军的围追堵截,结果极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 众人商讨了一夜,最终决定按照卫清云的想法进行接下来的部署。虽然此行危机重重,但打仗又哪有不危险,不死人的。众人既已参军入伍,选择了这一条道路,自是早就有了置生死于度外的觉悟。况且,往往越是巨大的危险之中,越是隐藏着丰厚的利润。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眼下卫清云等人的情形正是如此,若是派人回去通传这番部署,等着于胥等人的答复再行行动的话,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了。眼下,后面的狗日大军即将尾随而至,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卫清云等人多加逗留了。 第二天一早,天方破晓之际,大军就即刻出发,兵分两路而行。秦通率领着手下五千骁骑营的将士,以及此战的战利品,朝着济城方向快马赶去。而张越锡卫清云二人则是率着本部人马,随之朝着西南方向,斜插进了祁闾国的境内。 前番一战,无当飞军阵亡七百余人,眼下就只剩下了一千八百余人。而张越锡手下祁闾国的将士,伤亡倒是不大,仅仅损失了近三百的军士。因此,此番他二人所部潜入祁闾国境内的兵马总计四千五百余众。 孤军深入敌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行踪的隐蔽性。因此,大军绝对不能人数过多。一旦人数过多,这就导致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人发觉。况且,人数过多,自然导致了行动不便,一旦被敌军缠上,就将很难摆脱。因此,众人商讨之下,这才决定只派遣这四千五百人马留在祁闾国境内,余下的五千人马,则是随着秦通返回锡安国。 不过,卫清云张越锡这队人马尚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皆是骑兵。骑兵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不利于敌方的追击围剿。这就使得他们,多了几分生存下去的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