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驱狼吞虎 (第1/2页)
显然是注意到了卫清云等一众人脸上那惊愕困惑的神情,那不断磕头求饶的狗日军将领当即急急忙忙的解释了起来。 “将军,小人不是狗日族的人,小人是海上国人士啊!” 听到这话,众人心间原有的震撼立马消退了大半。这也很好的解释了,眼前这“狗日军中佐”这般贪生怕死,以及他的汉语说的这般纯正的缘由了。 在他急促慌乱的讲述下,卫清云等人这才了解了其中的大概情况。原来,此番所谓的三十万狗日军入侵华浙国一事。实际上,那三十万大军之中,真正的狗日军将士只有原先镇守海上国的五万狗日军。余下的二十五万人马,则是此前投降狗日军的原海上国军队。至于眼下的海上国境内,只有两万狗日军以及各地十余万海上国的降军驻守。 “好一招虚张声势瞒天过海啊!”得闻这个消息,卫清云心内的触动自是强烈。这也总算解释了,一直盘踞在他心间的一个巨大困惑。那就是,眼下狗日军三处战场除去一处长久陷入对峙僵持之中,伤亡不大之外。余下的祁闾、怀远两处战场之上。狗日军则是连番惨败,大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这种形势之下,狗日军各地的兵力调动自是陷入极其紧张的境地。又如何能够在海上国内,不动声色的拼凑出足足三十万人马的大军呢? 与此同时,对于这一路狗日军的主帅,板垣征狗郎其人。卫清云当下越发的重视了起来,这显然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对手啊! 从板垣以声东击西之策,巧计攻破华浙国大军防御森严的沿岸阵线。到他胆大妄为,却又智谋远虑的,以区区五万狗日军,配合着二十五万海上国降军。虚构出三十万狗日军的庞大声势,直捣黄龙,孤军深入意图一举拿下华浙国的都城长安城。这些种种,无不展示了板垣他作为一军主帅的谋略实力。 当下,卫清云倒是不由的暗呼庆幸了。若不是华浙国有端王这么一位手握重权地位显赫的皇族中人,在长安城势危,百官忙着争论是否迁都,全城乃至于举国上下人心惶惶之际。及时的赶到长安,以无上的威势,断然喝止迁都这个荒唐愚蠢的行为。并且,不顾自身安危,请命亲往镇守潼关这处战事危急的险地的话。眼下的长安城怕是极有可能已是落入了狗日军的手中了,那么此番板垣征狗郎的瞒天过海之计,就要真正的成功了。 卫清云的这番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三十万狗日军,所具有的可怕战力,就连他自己也都胆颤心惊不已。更何况,是远在长安城内,未经战事贪生怕死的那些文臣乃至于皇帝了。如若没有端王的及时出现,那么可以想象,百官口中的迁都之举势必会付之于行动。随着这迁都之举,潼关上下势必士气大降。将士厮杀御敌之胆气,将会迅速的分崩离析。届时,潼关被破,长安城的失陷就只在朝夕之间了。 长安城一旦失陷,除去战事上的失利之外,更为主要的还是士气上的沉重打击。作为南方第一大国,华浙国的都城被狗日军攻破。这个结果,不仅会使华浙国上下军心士气大受打击。同样的,南方之地大小数十国也会受到剧烈的影响。在前线与狗日军对峙交战的大军,也势必有所波及。相反的,在这辉煌巨大的战果下,逐渐陷入不利局势的狗日军,就有了翻身的契机。 平息下内心的剧烈震动,卫清云复又将目光投注到了眼前这“狗日军中佐”之上。汉jianian,指的就是他这类人了。对于汉jianian,卫清云自然没有多少的好感,但他也不至于因此就乱棍打死所有人。 汉jianian也分几种,在生死抉择面前苟且偷生,心内尚有负罪感羞愧心一丝良知的。甚至借着自己“汉jianian”这层身份的便利,去保护一些力所能及的同胞,减少伤亡什么的。这些人值得原谅,甚至些许的“赞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你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具备舍生取义为国为民那般崇高的精神道义。普通的大众百姓乃至于部分军人,皆不可避免的存有求生怕死的天性。因此,在狗日军的屠刀之下,他们卑微羞愧的选择了苟且偷生,这无可厚非。 但是与之相对的另一批汉jianian,它们甘做犬牙走狗,以此升官发财以同胞的鲜血生命作为追求富贵的资本。甚至它们对待自己的同胞比外族侵略者还要残忍毒辣。这些人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