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决战前夕 (第2/2页)
在谷道口外安营驻扎的,汇合起来怕是不下十五万之众。敌我实力太过于悬殊,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是以,在狗日军进军时。于胥当即就下令全军,朝后避退开去了。不过,到后来,于胥等人也发现了。狗日军并未打算追击他们这五万人马,从狗日军的行军路线分析,它们的目的显然是宁雨城。 就在于胥等人,眼睁睁的看着大队的狗日军,堂而皇之的进入宁雨城的第二天。他们这才收到了卫清云派人快马传递到的消息,信中稍稍提及了那一场的大胜。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卫清云传来的板垣所部的虚实。 得知,那所谓的三十万狗日大军,其实不过是板垣征狗郎的虚张声势瞒天过海之计。实则三十万大军之中,真正的狗日军不过才仅仅五万之数。面对这难以置信胆大妄为的举动,于胥秦通等一众将领们,在大为震撼的同时,却也不得不对那未曾谋面的板垣征狗郎感到一丝的敬佩。不管那板垣是狂妄自大还是纯粹是个疯子,从他这一战取得的战果之上,就足以证明他此番的军事行动的成功了。 卫清云由于不清楚于胥等人此时此刻的情境,是以在信中并未颁布什么军事部署。仅仅就是说了一句,一切行动随机应变,务求掌握狗日军之动向。等到他率领大军到达之后,再行商议歼灭板垣所部之计划。 而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板垣所部则是出人意料的按兵不动,紧缩在了宁雨城之内。就在于胥等人大为困惑,不断猜测板垣征狗郎是否有何诡计之时,他们迎来了卫清云以及那二十万大军。有了这二十万大军的加入,于胥等人顿时有了底气。再加上,他们已是得知了,那三十万狗日军不过是纸老虎的事实之后,他们对于接下来与板垣的那一战,更是信心十足。 卫清云到达宁雨城,已是将近午时了。先行令大军就近砍伐树木安设营寨,同时,则是令部分将士埋锅造饭。 在领军赶往宁雨城的路上,卫清云最为担心的一点就是。板垣征狗郎会将手中的大军分成数路人马,转而去攻打附近之城镇。亦或是,通过将大军化整为零的方法,经由不同的通道,赶往长江沿岸,继而抢夺船只逃回海上国去。 若是一旦板垣将大军分散开来,那么卫清云要么同样的采用分兵之计,用以对付板垣的各路人马。但是这样的话,若是对上那些海上国的将士,卫清云相信,以华浙国军士的战力而言,自是无需担心的了。可是,若是哪一部人马,对上的却是板垣所率的狗日军时。到时候,很可能那一部分华浙国将士,反倒会被板垣趁机消灭。届时,各处战事混乱,板垣极有可能会成功的率领剩下的狗日军,逃回海上国境内。 若是,卫清云他选择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式。他自是有可能消灭板垣分散的几路人马,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余下的那几路敌军,他怕是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追击了。 不过,来到这宁雨城下之后,卫清云不由的感到了一阵的欣喜。他一路上下来,内心最大的担忧没有发生。不知是何缘故,那板垣自从领军进入宁雨城之后,就足足在那城内呆了三天时间。看样子,那板垣征狗郎,是想要借助城墙的优势,据城固守了。 与此同时,卫清云他对此也明显有些不解。此时此刻,华浙国的援军正不断朝此赶来。况且,这宁雨城又没有占据丝毫的地理优势,城墙也不甚险固。占据宁雨城的决策,明显不是什么上策。卫清云能看得到这一点,他相信城内的板垣征狗郎应该对此也是有所了然的吧。 卫清云思索多时,得出的结论不外如是。想来那板垣定是在攻打潼关之时,大军伤亡惨重。况且他军中皆是步卒,在野外作战,自然要吃骑兵的大亏。是以,那板垣这才占据了宁雨城,妄图倚仗守城的优势;或者是,宁雨城作为板垣攻打潼关的囤粮之所,其内汇聚了四下搜集的大批粮草,这些粮草可供大军长时间消耗。因此,板垣这才选择了占据宁雨城,妄图与自己长期对峙,以待后变;再或者,狗日族军人多数悍不畏死,骨子里有一种疯狂的特性。因此,此番他板垣征狗郎占据宁雨城,为的就是要跟自己拼死一战,决一胜负这么简单。而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复杂,乃是另有所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