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板儿巧姐喜结良缘 (第2/3页)
们的谈话,问道:“两位大爷,请问你们说的贾家是指哪个贾家?” 那两个汉子回答道:“你老人家是从哪里来的,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说的是金陵城的贾府。听一些大爷们说,他们家的凤哥儿快要死了,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女儿现在在哪里。说起来真是可怜啊,豪门家族败落了,无处可逃,只能自己投身于青楼之中,成为了风尘女子。” 刘姥姥听了这个消息,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大惊失色地说:“大爷,你千万不要骗我这个老婆子。他不会去那种肮脏的地方的。你一定听错了。” 那个人坚定地说:“我绝对不会说谎。我家老爷曾多次去过锦香院,他说那个姑娘年纪小,入行时间也不长,他还问过她是哪里人,她自己说是贾家的人,她的母亲叫做王熙凤。” 刘姥姥颤抖着擦去眼泪,悲痛地说:“巧哥儿受苦了,他的母亲都已经去世了,他又被送到了那个地方,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姑娘啊!”她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板儿也陪着她一起落泪。 那两个汉子看到他们如此伤心,都安慰道:“老mama,你去过他们家吗?或者你们是亲戚?”刘姥姥说:“我们之间确实有些关系。”她又对板儿说:“姑奶奶以前对我们有恩惠,现在他们家败落了,巧哥儿又落到了这样的境地,我们要把她赎回来。”板儿说:“那我们就出发吧,只是不知道锦香院在哪里。” 两个汉子道:“就在那州南一条街上,有个红衣巷,你到里面一找就能看见挂着几个大红灯笼。”刘姥姥边擦泪边把板儿拉了起来,又往渡口走去。 到了渡口,他们租了一条船,划到对岸。刘姥姥和板儿下了船,又按照那两个汉子的指示,来到了红衣巷。巷子里确实挂着几个大红灯笼,非常显眼。他们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壮汉站在门口,应该是看门的。 刘姥姥走上前去,问道:“这位太爷,请问您这里是锦香院吗?”看门的壮汉点了点头,问他们找谁。刘姥姥回答道:“我们来找一个叫巧姐的人。”壮汉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疑惑地问道:“你们是她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刘姥姥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我是她远房的亲戚,来这里赎她回去。”壮汉皱了皱眉:“赎人可不是小事,你们有银子吗?”刘姥姥答道:“有,有。”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 壮汉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然后对他们说:“等一下,我去通报一声。”说完他就转身进去了。刘姥姥和板儿在门口等候。不久后,鸨母走了出来,看着刘姥姥和板儿,问:“你们是谁啊?有什么事吗?” 刘姥姥紧张地回答道:“我们是荣国府的人,是来赎巧姐的。”鸨母不屑地说:“我们这里并没有什么巧姐。”此时,云儿正好经过门口,她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突然想起了之前王仁卖掉的巧姐儿。她立刻走上前去,对鸨母说:“mama,你别骗人了!巧姐儿明明就在你这里!” 鸨母听后一愣,她没想到云儿会突然出现。她瞪了云儿一眼,然后对刘姥姥和板儿说:“你们别听她胡说,这里没有什么巧姐儿。” 云儿急了,她知道鸨母在说谎。她对刘姥姥说:“你们别信她的鬼话!巧姐儿真的在这里!我可以带你们去找她!” 刘姥姥恭敬地行了个礼说:“给老板娘请安了。” 鸨母瞟了她一眼问道:“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你来这里干什么?” 刘姥姥答道:“我是来花钱赎人的。” 鸨母道:“既然要赎人,那就进来再说,银子不够可不行。” 刘姥姥道:“我有银子,有银子,老板娘放心。”于是她跟着他进了后院的房间。 鸨母坐下后问道:“你要赎哪个,说出来听听,我叫他出来见你。” “您这里有叫巧哥的人吗?他是贾家的孩子。”刘姥姥问道。 “是他呀,来人,把巧姑娘叫出来。”鸨母喊道。 下人们应了一声,随即到外面去了。不久,他们把巧姐推了进来。 刘姥姥端详了半晌,看着巧姐脸上涂着脂粉,唇上擦着胭脂,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忧郁。她立刻认出这就是巧姐,如今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含着泪,柔声呼唤:“巧哥儿,你怎么会在这儿?你受苦了。姥姥来救你了。我是你的远房亲戚,你应该唤我一声姥姥。” 在巧姐的记忆深处,突然涌现出父母曾经提及过的那个曾到访他们家的刘姥姥。她就是当初为自己取名的那个人。这个突如其来的回忆让巧姐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她扑进刘姥姥的怀中,仿佛找到了久违的亲人。 刘姥姥也被巧姐的情绪所感染,泪眼婆娑地看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着这个年幼的孩子。 然而,鸨母却不耐烦地催促道:“银子带了吗?哭哭啼啼的干什么!”她的声音充满了不满和不耐烦。 刘姥姥拭去泪水,坚定地回答:“我孙子回去取银子了,明天就过来。今天我在客栈里住一宿,等他。”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巧姐的关心和决心。 鸨母冷哼一声,道:“那你快走罢,等明天带银子再来。记住,要一千两银子,少一个子儿都别再来烦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贪婪和无情。 刘姥姥没有被鸨母的威胁吓倒,她坚定地说:“一千两就一千两。巧姐,你等着,明天姥姥来接你。”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巧姐含泪应了一声,她知道刘姥姥是真心想帮助自己。刘姥姥缓缓走出锦香院,来到集市上的客栈安顿下来。她心中明白,明天将会是一个关键的日子,她必须尽快筹集到一千两银子,才能将巧姐从火坑中解救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