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章 难道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4K一会儿还有。) (第2/3页)
血管血栓形成。
产科型的定义,则是包括妊娠前期复发性流产和妊娠中期胎儿死亡,以及其他妊娠并发症。
如子痫前期和胎盘功能不全。
第二个条件则是,这名患者必须符合实验室诊断标准中的至少一条。
至于实验室标准,则是包括三个实验室检测指标: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I抗体。
根据目前的分类标准,阳性结果被定义为,中或高滴度大于40个GPL或MPL单位,或大于对照组中至少50个个体分布的第99个百分位数。
并且在实验室诊断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检测到暂时阳性的aPL,检测标准规定试验必须≥2次阳性,至少间隔12周。
“所以……”回忆着脑海里的这些资料,庄主任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
“现在患者的检查结果,只能看到一次阳性结果,所以现在只能是怀疑患者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想要确诊还有一些困难。”
“而且,这位患者并没有临床表现……”
这个时候,在旁边脑子一直没有停下来的何杰,脑海中突然掠过了一个人影。
那是“疑难杂症日”的那天。
那位差点被漏诊的那名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
那位患者,当初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入的院。
现在这位患者,这次……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不是的主任。”何杰突然开了口:
“患者这次是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所以,患者这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有没有可能是冠状动脉里面,有血栓形成了?”
何杰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
“还真有可能。”郑毅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就连旁边,庄主任的脸上也掠过了一抹赞同的神色。
“这么看来……”庄主任点了点头:
“如果把患者心梗作为患者血管栓塞的证据。”
“现在就可以高度怀疑,患者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冠脉问题了。”
庄主任想了想说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以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以及抗磷脂抗体的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这个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既然这样……”
“现在我们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这些免疫因素指标。”
“而且。”
庄主任继续说着自己的意见:
“这个病最危险的地方。”
“在于随时都会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这类患者的血小板往往很低。”
“但是他们血小板降低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造血功能有问题。”
“而是他们的血小板都被消耗掉了。”
“那些被消耗的血小板,都跑去形成血栓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降低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
“在治疗方面,我们首先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案。”
“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可是……”何杰对于庄主任的这个意见有一点疑问:
“老爷子本来血小板就低,现在我们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出血风险是不是太高了。”
“确实。”庄主任点了点头:
“这位老爷子现在是高缺血风险,也就是高栓塞时间发生风险。”
“同时合并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是为了降低老爷子的缺血风险。”
“至于这个出血风险的问题……”
庄主任看着面前的资料,脑子里不由得又浮现出了另一个问题:
对于这位老爷子,自己要不要给他用一些免疫相关的药物。
比如说羟氯奎、他汀类药物、利妥昔单抗、速利珠单抗和免疫球蛋白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
这样,老爷子的血小板聚集情况会得到改善,同样也会改善老爷子的血小板消耗情况。
如果老爷子的血小板数量可以升上来,那么缺血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思考到了这一步,庄主任继续说道:
“可以试验性地给老爷子用一些激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