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献礼华夏航天!华夏科技的力量! (第2/2页)
: “这活动很不错,国家级别的文化献礼活动,要求肯定很高。” “我确实有参加的打算。” “不过,能不能入选现在说不准,只能说尽量去做。” “我心里已经有一个想法了。” 赵辰打定了主意。 这样的活动,他并不打算错过。 他喜欢山里平静地生活,也喜欢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活动。 能和一众优秀的手工艺人交流,这种感觉很不错。 参观了一个小时左右,赵辰和另外两位高级工匠在协会的食堂吃了午饭,下午,考评继续。 瓷坯经过了烘干,已经十分的稳固。 修坯之前,另外两位高级工匠还专程来看过赵辰的瓷坯。 “居然这么薄!” 他们再一次惊讶不已。 因为胎壁越是薄,就越难塑形。 赵辰做出来的瓷坯难度本来就很高了,要是胎壁再很薄的话,那更是难上加难。 “南宋官窑瓷的特点就是薄胎厚釉,所以塑坯的时候,胎壁会稍微薄一点。” 赵辰解释道。 官窑的手法难度非常高。 比如孙茂海,已经和赵辰学习了烧制官窑的古法,但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有可能烧出来啊啊。
至于手艺差一点的手艺人,根本无法完成南宋官窑的古法烧制。 接着,是修坯和上釉的过程。 修坯对赵辰来说难度不大,他用专业的刻刀把坯子的细节处理完善。 而后,便是在上釉的过程多次低温素烧。 瓷器协会的窑炉中,炉火熊熊燃烧而起。 几件瓷器在赵辰的手中,慢慢变得精致起来。 考评成员全程目睹了赵辰烧制瓷器的过程。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瓷器手艺并不需要什么剧烈的动作,一切都是又慢又缓,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 一般来说,年轻人很少有这般耐心。 但赵辰表现出的气度,却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确实厉害啊,难怪会长多次推荐他。”瓷器协会的主人刘明啧啧称奇。 “是啊,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放在哪个手工艺的领域都罕见。”传统手工艺协会的人也是感慨道。 “不过有一说一,就算他再厉害,想成功评选也很难。协会创办以来,从来没有二十多岁就是艺术大师的先例,他才二十二吧。”另外一个人说道。 “要是成了,就真的开创先河了啊!”刘明点头应和。 “虽然我挺希望他能成功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他的资历远远不够,不经历很多大事件露头,是无法评选为艺术大师的。”刘明又是说道。 “八月底开始正式评审,九月才公布评审结果,还有一个月。找找关系的话,说不定有戏。” “这种级别的评审,找关系没用吧,谁敢同意啊。” “手艺没问题,就是资历太浅了,缺一个机会。” 几个人议论着。 此时此刻,赵辰仍旧在专心致志的烧制瓷器。 他希望评选能通过,不过没评上的话,对他生活的影响也不大。 最后一次上釉完成,赵辰把瓷器放进了窑炉中,关上了窑炉的门。 他调节好汽窑的温度。 接下来,釉会在高温中和泥土融合在一起,釉浆内部有轻微的炸裂,会出现一道道独特的冰裂纹。 若是釉上的不好,炸裂的纹路太宽,或是一大片釉没有贴合到瓷坯上,就是失败品。 在瓷器出窑的前一刻,没有人能确定这件瓷器是否会成功。 就算赵辰手艺已经非常的精湛,依然不能。 不过正是这种期待感和忐忑感,才让瓷器更多了几分魅力。 接下来,只等明日开窑验证,这场考核就结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