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只此青绿,绝美舞蹈,国潮必将崛起! (第1/2页)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河南,中原大舞台。 这次的春晚由河南戏剧频道承办,走弘扬华夏传统文化的路线,风格独树一帜。 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档节目。 毕竟,省里的晚会预算并不是很多,和财大气粗的芒果台完全比不了。 历年省春晚的第一第二,都是芒果和蓝台在扳手腕,这两个电视台太有钱了,请来的都是大明星。 虽然没法和他们相比,但是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就很好。 赵辰来到导演组后,总导演苏金文立刻接待了他。 苏金文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茂盛的头发呈现出灰白色,让他多了几分艺术的气息。 苏金文很喜欢赵辰的作品,所以这次能邀请赵辰过来,他非常的高兴。 “赵大师,欢迎。”苏金文客气的打招呼道。 “你好,苏导。”赵辰握手回应。 而后,苏金文和赵辰探讨关于这次春晚节目的事情。 这个春晚有很多节目,一部分是豫剧、相声之类,考虑到的是省内的一些老人观众。 还有就是大型古风舞蹈《只此青绿》、《唐宫夜宴》。 这几个舞蹈苏金文下了大功夫,做了非常多的准备。 同时,舞蹈要有一个主题串起来。 舞蹈之间的过场,不是主持人上台说台词,然后请下一个节目登场。 而是选择了讲故事的方式,让节目变得鲜活。 比如《唐宫夜宴》,故事线是博物馆夜幕降临,游客散去,唐朝的几个宫女彷佛从睡梦中苏醒,穿越至今,然后在博物馆跳一段舞蹈。 而《只此青绿》的故事线通过七个篇章,讲述了以为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的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苏金文想让赵辰出演这个穿越到北宋的研究员。 赵辰的戏份并不多,只需要穿着古装串场就行,然后舞蹈演员会在每个场景中跳舞。 听到苏金文的想法,赵辰眼神一亮。 “苏导,你的意思是,我扮演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宋朝的人,是吗?”赵辰笑着问道,眼神里别有几分异样的目光。 “嗯,这个还要试一下戏看看效果,毕竟是大型舞蹈,要考虑多个方面,我只是有这个想法。” “舞蹈团是东方集团演艺公司,而且这个舞蹈是联合故宫博物院制定的,涉及到的情况很复杂。” “舞蹈中展卷人的形象,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穿越后的彷徨,和对宋朝文化的震撼。” “另一个是舞蹈最后,画家王希孟和展卷人隔空对望的场景,要体现出对宋朝文化的留恋。” 苏金文对赵辰说道。 这个节目比赵辰预想的还要震撼。 舞蹈是一群舞女穿着宋朝服饰跳舞,中间需要有一个展卷人串起这个故事。 赵辰的形象很符合苏金文的预想。 “可以,完全没问题。”赵辰笑着回道。 他对这个节目充满期待。 当天晚上正好有舞蹈的彩排,赵辰便去舞台下欣赏这个舞蹈。 他坐在那里,看着背景的宋朝建筑风貌,顿时感慨万千。 而后,一群角色少女,挽高髻、着青衣、婀娜多姿的登场。 她们的形象,和宋朝绝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中的舞女形象一模一样。 《千里江山图》是华夏国宝级名画,绘画者是宋朝的天才画家王希孟,这幅图画100年间只展览过两次,上一次是2017年故宫的《千里江山》主题展览。 当时真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故宫的展览馆观众排队排成蜿蜒长龙,无数人来到这边只为看一眼这幅绝世名画。 这幅画非常的厉害,当年溥仪连夜跑路的时候,都把这幅画一直带着,可想而知它的价值。 “千里江山图啊,好久没看到了。”赵辰坐在观众席上,感慨了一声。 旁边的导演苏金文听到他的话,以为是17年故宫主题展赵辰去过,所以没有多想什么。 “赵大师,你看过千里江山图的展览吗?”苏金文问道。 “嗯,看过这幅画,王希孟确实是个绘画天才,只不过死的有些可惜。”赵辰摇摇头,感慨道。 王希孟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对他的故事一定很多人听过。 北宋有个皇帝宋徽宗,虽说管理国家能力一般,但是艺术方面的造诣非常高。 他的一幅画作最近更是被人派出六千万的高价买下。 有一年宋徽宗出题,考翰林画院的画师以及天下有名望的画家,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 后来选上三幅佳作,最后一幅画作在马蹄上花了两只蝴蝶,香气跃然纸上,受到宋徽宗的赏识。画出这幅画的人就是十几岁的王希孟。 实际上,王希孟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召到宫中翰林图画院学习。 宋徽宗认定,王希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艺术绘画天才,更是亲自交他绘画。 再后来,同在翰林图画院的张择端画出绝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名震天下。 王希孟知道后,向宋徽宗提出要游历山水,画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