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糖画师,捏面人,名俗文化的新奇体验! (第1/2页)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阳光洒下,微风正好。 赵辰走在仿古的清明上河园之中,欣赏着周围的风景。 勾栏瓦肆区,正有民俗绝活表演。 一个穿着汉服戴着头巾的演员手拿一个火把,然后对着火把猛然一喷,就是熊熊烈火喷出。 这种表演宋代就有,但是即便放到现在,表演也非常的震撼。 赵辰面露欣喜之色,直播间的网友们也觉得震撼。 周围的游客纷纷拍手叫好。 大家兴奋的看着喷火表演,显然很满意景区的安排。 喷火的表演者下去之后,又上来一个玩吞剑的。 他把利剑倒着从上方吞入口中,看的人们不禁双拳紧握,满脸担忧。 直等到他把长剑从嘴里拿出来,游客才松了一口气。 虽说这样的表演现在很难在大型舞台或者电视台看到,但是这些市井奇人的表演从来都不会没有市场。 大家还是很喜欢看。 尤其是这样的热闹的地方。 赵辰啧啧称奇。 没一会儿,表演结束,赵辰离开勾栏瓦肆,又向着前面观光去了。 这时,路边的糖画店铺吸引了赵辰的注意。 “是糖画啊,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吃糖画。” “这也是一种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且,糖画的视频在国外也引起了一些震动,观看视频的外国人被华夏的这种饮食艺术震撼到了。” 赵辰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 他来到店铺面前,正好店铺里的糖画师傅出来营业。 糖画师傅认识赵辰,看到赵辰过来,立刻笑着招呼他:“赵师傅,要吃糖画吗,想吃什么造型,只要是你能提出来的,我都能画出来。” 看到糖画师傅这么自信,赵辰也来了兴致。 “来条龙吧。”赵辰笑道。 糖画中,龙凤是常见的造型,难度虽然高,但是糖画师傅往往很擅长,赵辰也没有为难他。 “好,没问题。” 说着,只见糖画师傅加热旁边的糖浆,准备开始绘画。 网友们聚精会神的看了过去。 大家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住了。 这种充满艺术的小吃,有着华夏文化独特的风韵。 只见糖画师傅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一张干净的石板上快速的浇筑。 糖画讲究的是快、准、稳,糖汁一落在石板上就要成形,快了的话太细,慢了的话太浓,造型都不好看。 不过糖画师傅显然胸有成竹,动作时快时慢,却格外的潇洒。 没一会儿,石板上竟真的被他浇筑出一条威严的巨龙。 最后,糖画师将竹签粘在巨龙上,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来,然后递给了赵辰。 赵辰笑着接过,然后微信扫码,付钱。 这条巨龙的造型非常不错,制作过程也很有艺术感,网友们看到之后又是羡慕不已。 华夏的传统文化,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很好的存在着。 【那糖画怎么看起来那么好吃!】 【主要是看到它的制作过程了吧,其实就是一些糖,还不如买的软糖好吃!】 【对,主要是看制作过程很好,吃的话吃两口就可以了!】 【那体验也很不错,既可以观赏也可以吃!】 赵辰一边吃着糖画,一边继续闲逛。 这次的旅游出乎他预料的舒服。 他的体验格外的充实。 才刚走两步,就在这个时候,赵辰神色又是一亮。 “又看到好东西了,这个地方真不错啊!” 赵辰感慨道。 【辰哥又发现什么了?】 【大师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比较有艺术性!】 大家也是十分好奇。 无人机的镜头拍摄过去,网友们看到,原来赵辰发现的东西是民间泥塑——捏面。 所谓捏面,是一個手艺人让顾客坐在对面,然后拿出一个泥团,一点一点的捏出顾客的脸部造型。 这种生意难度很高,只有捏的惟妙惟肖顾客才愿意付钱。 所以,能出来摆摊的都是厉害的手艺人。 捏面师傅的小摊前不少人在围观。 赵辰对这种稀奇的民俗文化非常感兴趣。 他径直走过去,坐在小摊的对面。 “师傅,我捏一个。”赵辰笑道。 “好,可以。”捏面师拿起一团泥揉成一个圆球,准备开始捏面。 捏一个圆球的价格是五十块,说贵也有些贵,但是手工捏出自己的面容这种体验比较稀奇,倒也值得付钱。 无人机在上面拍着,周围不少游客在围观,还拿出手机拍照。 “小伙儿,你这面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