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水之间,猫狗双全,下一步打算! (第2/2页)
/br> “千里江山图是华夏历史上青绿山水画的巅峰,古今第一神品,无可超越。” “它的制作难度非常之高,被历代皇室收藏。” “现在这幅画收藏于华夏故宫博物馆,是国家级文物,而且不对外展览,只在奥运会的时候展览过一次。” “接下来,我想尝试着把这幅图画的创作过程还原。” “当然,我的画和王希孟的画不一样,但是创作手法一样,同属于青绿山水。” 赵辰和大家聊着接下来的创作思路。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 【好家伙,那个舞蹈的背景图画来头这么大吗?】 【《千里江山图》被收藏于故宫了,而且还不展出,你说呢!】 【真的很厉害,那幅画的创作水平、技艺,都比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要高得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清明上河图》。】 【没办法,这幅图画早就被皇帝收藏了,民间看的太少,只知道名头。】 弹幕不断议论着。 很多绘画领域的人或者是老懂哥纷纷在直播间里科普。 其他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人才了解到,原来这幅画的来头这么大。 “这幅画的绘制技艺已经被破解,但难得并不是技法,而是过程。” “第一步水墨画打底,第二步用的是红色的颜料,来源于赭石;第三步用的是石绿上色,来源于孔雀石;第四步是绿色上色,来源于蓝铜矿。” “第五部也就是最后一步,用的是青色点缀,采用的是青金石。” “以上的这些颜色,全部都不是市场上买到的颜料,而是纯手工制造出来的。”
“在古时候,会有专门的人去山中开采这些矿石,然后用榔头把它们敲碎,再用细密的筛子把杂质筛出去。” “接着,还要用臼把石粉研磨成更细的颗粒,加入适量的水,每天研磨八个小时,连续二十天,最后出来的颜料,才是能画画的颜料。” “这也是这幅画珍贵的原因,用的材料都是最上等的材料。” 赵辰的话让大家涨了见识。 网友们目瞪口呆。 好家伙,画一幅画这么复杂? 一种颜料,就要把相对应的矿石捣碎、研磨,还有每天研磨八个小时连续二十天才能制作出相应的颜料。 太夸张了吧! 实际上就是如此,这也是千里江山图保存到现在依然很完好的原因。 用的都是矿石做出来的天然颜料,本就是能长久存在的,受到的氧化侵蚀效果也比较的轻。 因此,这幅画才能千古流传。 【我们现在工业化的颜料能做到这种效果吗?】 有人问道。 看到弹幕后,赵辰回道:“我打算用的就是和王希孟一样的天然颜料。” “工业化生产的颜料,毕竟是面向很多人出售,做得再好也是有很多添加剂,作为大批量生产的手段。” “这种手工的颜料,绘制出的效果才是顶级,也更珍贵。” 赵辰的话让大家直接愣住。 不过,这时他又补充道: “当然,我不需要每天加水研磨八个小时这么累,我买了专门的研磨机器,可以24小时不停的研磨矿石粉。” “我只需要把矿石捣碎,然后筛出石粉放在里面就可以。” “原料不添加任何的化工产品,但是重复性的工作还是可以交给机器去完成。” “所以我现在先去挑一些最上等的原材料矿石,然后准备研磨的工作。” 听到他的话,大家这才点点头。 要是真的每天研磨八个小时,那简直和山里每日敲木鱼的僧人一样,堪比苦修了。 不过饶是如此,赵辰选择用矿物研磨出的天然颜料也出乎大家的预料。 天然的颜料保存时间更好,但是绘制难度也更高。 但宋朝的文化讲究的就是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高端的作品往往需要最质朴的原料,但是却要经过复杂的处理。 “慢慢来,一幅作品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创建完成的。” “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而已。” “还不知道最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赵辰抱起小狐狸,怡然自得道。 无人机高高飞起,拍摄乡村的远景。 赵辰院子的大门和里面的房子都贴着自己写的对联,门上也有一个大大的福字。 村子里过年的氛围很强烈,因为对长期生活枯燥和辛苦的村民来说,这几天是真正的解放。 大家基本白天黑夜都在打牌,玩到筋疲力竭。 赵辰则在自己的院子里怡然自得的休息着,这个时候,猫狗也都往他身边凑过来。 他把猫咪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抚摸着罐子的脑袋。 山水之间,猫狗双全。 生活,惬意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