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千年后的还原!宋仿澄心堂纸! (第2/2页)
赵辰之所以用冰水,是因为宋朝的时候,制作澄心堂纸的工坊为了确保水的干净清澈,会选择在冬季用冰冻的水来制作。 毕竟,泥沙都是杂物,不能混入纸张中,不然就是粗制滥造的下品。 现代工艺已经可以保证水的干净,这一步就没什么必要了。 赵辰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制作出的纸和宋朝的澄心堂纸一样。 这样的话,和文物上的澄心堂纸也能如出一辙。 赵辰一路直奔着福健的造纸工坊而去。 接下来,他还要进行另一个步骤,那就是试错。 三十张纸,用不同的方式做出熟宣纸,然后再对比。 他要找出和宋彷澄心堂纸一模一样的纸张。 拍摄视频的过程中,赵辰用无人机直播记录。 画面中,网友们看到一个房间里挂着三十多张纸,有的纸颜色偏暗黄,有的纸颜色是纯白。 赵辰就站在这些纸张的前面,一点一点的关注纸张的细节。 他完全的沉浸在其中。 这一幕,颇有一个艺术家追求艺术极致的感觉。 画面的意境太高了。 赵辰拿起一张纸,细细打量着。 他在脑海中回忆着曾经触摸到的宋彷澄心堂纸的触感,那种细腻的感觉一点点在他的体内被唤醒。 这时,赵辰拿起毛笔,蘸上笔墨,在一张纸上轻轻勾勒一笔。 笔墨浸入纸中,迅速留下颜色。 赵辰仔细端详笔墨在纸中留下的痕迹。 “不是。” “颜色像,但是纸的感觉不太对。”
赵辰摇了摇头,叹道。 每一种纸,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效果。 他要找到最完美的那种效果。 接着,赵辰又拿起第二张纸,细细打量。 这一次,纸张的表面太过细腻,明矾的作用有些重,这样的话,画出来的水墨画没有任何墨韵,也不能算是上等的宣纸。 就这样,赵辰一张一张认真打量着。 直到他拿起一张表面光滑如玉的纸。 当他的手指轻轻在纸上抚摸过去,那种光滑的感觉非常的清晰。 “就是这种!” 赵辰眼神一亮。 而后,他拿起毛笔,蘸上墨水,迫不及待写下一个赵字。 墨水很快就浸入到纸中。 赵辰认真的查看墨韵,墨水在纸中很快留下痕迹,但是没有散发出去,只是晕开一点便及时收住。 “找到了,这就是宋彷澄心堂纸。” “得赶快把处理的方法记录下来。” 赵辰脸上涌现出一抹兴奋之色,急忙记录这张纸的处理方法。 无人机一直静静播放着这个画面。 赵辰也没有在意直播的效果,不过他的直播间人数一直不少。 【大师做出来了吗?】 【这些纸我看上去都一模一样啊,还能有什么差别不成?】 【这就是大老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辰哥是大艺术家,追求肯定和我们不一样。】 弹幕立刻变得热闹。 赵辰记录下生宣的处理过程,接着,他把其余的纸张全部都收起来,这些纸虽然质量上乘,但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赵辰一共制造出九十二张纸,三十张用来测试熟宣的效果,还剩六十二张。 接下来,赵辰在作坊又开始了忙碌。 他要把剩下的六十二张纸全部做成宋彷澄心堂纸! 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 赵辰如今人气太高,不仅在艺术领域取得很高成就,在直播行业做的也好。 所以,他的事情基本上很快就能传遍网络。 办公室内,一个三十多岁的博士学徒问向一位老者: “林教授,赵辰在做的宋彷澄心堂纸你看到了吗?” “这种纸不是博物院一直在民间寻找的吗?” 听到学徒的问题,林爱军抬起眼睛看了他一样。 “小张,我们找的是宋彷澄心堂纸的文物,相当于是空白的纸,这样的纸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现代人制作出来的纸,就算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和文物的纸一样啊。” 林爱军说道。 “可是,做旧不就可以了吗?如果材质相同,做旧之后,完全可以修缮那些文物啊!”张翔补充道。 “你说的不错。”林爱军点点头,旋即却又叹道:“但是哪有人能制作出和宋朝澄心堂纸一模一样的纸呢?最多就是接近罢了,只要纸不一样就不行。” “纸就相当于是人体的器官,器官损毁需要更换,就必须找到可以完全适配的才行,有一点不同都会有排斥,只会毁了整体。” “这样的器官,可是难找啊!就连故宫博物院都没有空白澄心堂纸的存货。” “又能去哪里找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