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清洗兖州(五) (第2/2页)
br> 他们不敢赌,话只能烂在肚子里,胡毋氏更是在张绣到来的时候将姿态放得很低,生怕惹恼张绣。 东郡。 薛悌投降,自然不用清算东阿薛氏。 白马成公氏,家世二千石。 薛氏投得很快,成公氏也不遑多让。 骆俊成为刘寒麾下太守后,政策是多位新太守中最宽松的一个,只要他们配合新政,骆俊就没乱杀。 东郡田氏、滕氏、桑氏、靳氏亦如此,可以说是兖州的一股清流,这让东郡的士族大大松了口气,至少财交出去,命还在。 山阳郡。 第一个要处理的自然是巨野李氏,也就是李典的家族,虽然李典投降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赦,巨野李氏能活,但他们家族的积累全部交出,可以说从云端打下来。 这份苦果,他们不得不吞下。 巨野武氏,廉孝相承。 和李氏一样,交出财物得以保全家族,家族若不出龙凤,没落是必然的。 高平张氏,赵王张耳之后。
张俭,字元节。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少有的为大汉缝缝补补的人,可惜年纪大了。 对此,刘寒不仅没对他下重手,还让人好言相劝,配合新政就行,家资不收,若族中有人才,也可举荐。 高平王氏,世为豪族,二世三公。 王龚,字伯宗,永和元年,拜太尉。 龚子王,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建宁元年,迁司空。 子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 谦子王粲,以文才知名。 初平二年,王粲受司徒府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不久,他与族兄王凯、友人士孙萌等离开长安,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 高平刘氏,鲁恭王余之后也。 刘表早就带着家人留在荆州,所以山阳祖产被刘寒毫不客气收了。 高平郗氏,晋时知名。 郗虑,字鸿豫,东汉末御史大夫。 郗虑的玄孙郗鉴生活于西晋时期,率领乡族躲避战乱,南迁至江左东晋政权,郗鉴为东晋政权的稳定立下大功,官至太尉,封爵南昌县公。其后裔有郗、郗超、郗恢、郗徽等。 高平檀氏,闺门雍肃,为世所称,山阳檀氏之一,南渡。 檀彬,八俊之一。 瑕丘檀氏,山阳檀氏之二。 高平宣氏。 桓帝时有宣酆为司空、司徒。 宣靖,八顾之一。 宣褒,八及之一。 高平薛氏,《唐宰相世系表》云薛兰为吕布将,河东薛氏之祖。 薛兰,八俊之一 薛郁,八顾之一 薛敦,八及之一。 这几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士人推举出来,踩着皇族打出的名声。 什么“三君”、“八顾”、“八及”、“八俊”,刘寒一概不认,敢拿皇族开涮,刘寒就给他们全族上强度。 全族流放漠北,遇赦不赦,无诏不得回中原。 其余大小家族,只要配合新政,就不用见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