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康先生的助手 (第2/2页)
。 另外,还有在被抢救当夜,李奉泗在惠美诊所的发现。 “那晚你让我调查惠美,还说康先生的助手什么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一晚你和康先生在说话的时候,我虽然闭目躺着,介于半清醒半混沌的情形下,但你们的对话和周围的环境,却像是被放大了一样,止不住地往脑子里涌。这可能就是人体的玄妙吧? “在被推往手术室的走廊里,我看到右侧有一个房间门敞开了一道缝。或许大家都觉得我已经昏迷了吧,并没有任何防备和避讳。 “从那道缝里可以看到屋内有一张简陋的铁架子床,上面躺着一个人。虽然我只能看到小腿以下的部分,但还是能感觉到——那是一个浑身赤裸的死人,小腿是青灰色的,像是死了很久的样子。 “于是我在想,那会不会是正在康先生那里尸检的子孙巷命案的被害人。这个时候,我看到尸体旁边有两个高个子的外国人,感觉和康先生来自一个国家。他俩端着个酒瓶子,你一口,我一口,正喝着呢。” 苏纳言感到莫名其妙。 “在尸体旁边喝酒?” “是的。现在我已经无法说出当时具体的感觉了,人在那种意识涣散的半昏迷状态里,其实脑子是很灵光的,甚至比平时还要灵敏。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我当时感觉他们在欣赏。”
“在欣赏?” “对,在欣赏!我刚进警界时,师父是从上海租界警局回来的,他跟我说,有很多凶手在行凶之后,会反复地回到案发现场,反复地欣赏自己的成绩,无法自拔。” 这一点,苏纳言在美国上学时也曾了解过。 美国和英国有许多案例都是根据凶手的这一特性破的案。 回到案发现场回忆此前这里行凶的过程,因而获得心理满足,这种特性与连环杀手、无差别犯罪的特征常常吻合。 不过,当凶手仅仅靠回忆已经无法得到内心满足的时候,新的行凶目标就会浮出水面了。 “接着,我就被推进手术室了。我无法确定那两个外国人究竟是谁,也无法确定他们喝着酒欣赏的到底是不是子孙巷的受害者……甚至根本无法确定,那是不是当晚我真的看到的东西……” “我明白了,奉泗,我会便宜行事,去惠美诊所探探情况。” 苏纳言辞别了李奉泗,赶回慈溪。 可刚刚到达慈溪警局,苏纳言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警局里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大家都倒上了酒,正在欢庆。一见苏纳言来了,更是兴高采烈地拉着他直奔办公室的中央。 一名警员大喊—— “这回,苏探长功不可没!苏探长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 苏纳言莫名其妙,“什么事情,我功不可没?” 嘈杂的人群中,王局长端着香槟来了。 “贤侄!回来的正好!要是再不回来,我就准备端着香槟去上海找你了!” “局长,何事庆祝啊?” “何事庆祝?!哈哈哈哈,你还跟我装糊涂?明白了,想听我再说一遍、再表扬你一遍,对不对?好,我就说,雨衣怪连环命案,告破!苏纳言擢升警局刑事组组长,李奉泗破案有功,掉入警局,升探长!” “啊?!案子破了?” 王局长哈哈大笑。 “对啊,贤侄,案子终于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