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修仙,我选择看漂亮小jiejie_第一天至第十四天:饭桶重生新世界,决心修道看美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天至第十四天:饭桶重生新世界,决心修道看美女 (第2/2页)



    ---饭桶开始试着探讨修道的事情

    好!上面就是对于这一大段的解释。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场景的内容,让整个故事不断往前推进,确定了整个剧情的张力。

    ***

    下面是第二个场景 後续的设计

    {冲突场景2}

    「渴望:饭桶希望安心活下去,找到未来的方向」

    「障碍:悬赏令、修道之路的未知、黑衣人、捉住饭桶的众人和陆道长」

    「行动1:饭桶遵从道长指示深居简出,避开众人」

    「行动2:饭桶翻阅真清宗书籍,想要多了解一点」

    「行动3:饭桶冷静回答黑衣人问题」

    「结局:饭桶暂時获得了一段平静的日子、了解了真清宗门法的主要内容、落入黑衣人设下的局被关起来」

    「後续场景1」

    「感觉:饭桶感觉到灰心」

    「困境:饭桶发现自己不可能呆在全清观,也不可能认命」

    「希望:道长儿子到来带他进地道,用御风之术送他逃跑」

    「新目标:饭桶扮成杂工逃往小芒山,决心用看美女修道」

    ******

    ******

    上面提到了三个层面的设计:一句话、三情节、冲突 後续,依次对应越来越详细的大纲。

    下面谈一下这三个设计的作用吧

    通常,如果写得好,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对应上了那一层的设计,但是我会有个直觉,就是“这样故事就能往前走了”。

    反过来,如果我写得偏离了设计,或者刚好写到某个设计结束需要接下一个设计的時候,我会感觉到“这个故事变弱了,好像很难往前走。”

    我感到最迷茫的時候就是写完第九章的時候,因为那个時候虽然不知道已经写到了哪一个冲突,是不是写到了死亡赌注,但就感觉往下没東西写了。

    现在看回去,其实第九章刚好是上一个冲突 场景结束的時候,也刚刚好是暴风雨结束的時候,也刚刚好是一句话的“要活下去”结束的時候,所有故事的动力都弱了,所以才会感觉到没有東西能写了。

    结论是,这三个设计,或者说不同层面的大纲,就像方程里面三种不同的限制条件,写作時需要满足每一层,整体的主旨、逻辑和张力才足够。

    一句话像灵魂,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核心,写偏了这个核心,故事的整个主旨就弱了。

    三情节像骨头,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写偏了这个框架,故事的整体逻辑就弱了。

    冲突 後续像血rou,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内容,写偏了这个内容,故事的整体张力就弱了。

    所以写作時,需要同時满足这三层大纲的设计,故事才会比较好看。

    这三个设计其实不一一对应,譬如说三情节中的死亡赌注不完全对应任何一个冲突或者後续。

    因此,我不能简化,只能在写的時候,心中同時装着这三个设计,综合地来调整文章的进度。

    ******

    ******

    我在定好大纲之後,是怎么使用的呢?

    这些虽然是写作前设计的大纲,但是写作時是不能死硬地跟着走的。

    我尝试过,最後写出来的故事很难看,也很奇怪。

    最後,只能是任凭故事自己发展,根据自己脑里模糊的感觉调一调。

    有一点像煮菜,不能死板地跟着時间和配料来掌握整体火候和味道,只能是靠感觉。

    写的时候,我可能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感觉暴风雨应该写完了吧?”“我感觉饭桶的目标好像有了”“奇怪,为什么冲突没有起来”这样子。

    真正写没写完,只有等到这一整个篇章结束之後,可能才能下个定论。

    而在实际写作的時候,越细的大纲,变动也就越多。

    一句话大纲始终都没变过。

    三情节大纲,则稍微有些调整。

    冲突 後续大纲,本来在开篇只设计了一个,後来写着写着觉得不对,实在没办法,最後写了两个冲突 後续。

    ******

    ******

    上面说了我设计整个开篇的过程,下面说说感想吧。

    这次开新书,我是第一次把日更作为目标。

    就是说,宁可放弃一点质量,也要坚持日更。

    这样慢慢写下来,我这十几天写的量,比我过去几个月写得都多。

    刚才提到的三层设计,也是通过这一次完整的写下来,才慢慢固定下来的。

    之前一直是不同层的设计之间频繁打架……

    结果最後就拖延……拖延到最後就写不出来了……

    接下来,也会继续日更写故事的。

    开篇之後的情节,我可以算是第一次写,希望能写好点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