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你们是在看傻子吗? (第2/2页)
/br> 再拿库里做例子,他应该算是最有代表性的三分射手。 22-23赛季,库里在两个底角的空位三分投篮命中率为60%,而他全区域三分球,包括顶人强投的那些球,总体命中率为42.7%。 库里增重后,顶人强投属性有了很大提升,出手速度也很快,但受限于身高,他依然被被防守人降低了20%左右的命中率。 陆远志则不同,他有身高,有弹跳,三分出手虽然也是一段式或者说是更像克莱-汤普森那样释放点更高的1.5段式,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小。 陆远志估计,范霍恩虽然有208公分的身高,但受限于他的运动能力,对自己造成的投篮干扰,最多不超过13%。 也就是说,减去7%的技能特效,陆远志的空位投篮和面对范霍恩防守的强投,命中率相差也就6%左右。 而如果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基里连科来防陆远志,那干扰就会直线上升,大概会来到16%-20%的区间,即使技能发挥作用,那也会降低自身9%-11%的命中率。 而如果是基德这样的小个子补防过来,干扰就很小,命中率影响估计低于10%,被技能抵消后,几乎不会影响陆远志的命中率。
体型因素影响巨大。 这就是为什么,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因为具有了体型优势,不管是篮下终结,还是投篮,都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而运球这样的技术环节,则更有利于小体型的球员。 这也是为什么陆远志目前的选择,都是终结类的属性加点,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提升自己。 不过陆远志下赛季想要开发出持球,面临的问题也不大。 大个子球员在控球上的劣势,主要是协调性不够,如果能做到像凯文-杜兰特那样做提前变向,大个子反而有更强的冲击性。 NBA的对抗级别非常高,像文班亚马在法甲能轻松利用运球击穿对手防线,但到了NBA,他的运球能力就不够看了。 所以,陆远志下赛季准备开发运球,不准备像文班亚马在第一场夏季联赛那样,在那原地死磕,而是像他第二场比赛那样,只用2-3次关键运球突破防守,寻找投篮机会。 这也是大部分NBA教练对自家球员的要求,不是持球大核,运球不要超过3下! 3下运球,加上合球后的三步,足够陆远志从中线冲到篮下扣篮了! 够了,足够了! 6月12日,新泽西篮网队主场大陆航空中心体育馆客队更衣室里,已经3:0领先,拿到了4个总决赛赛点的国王队球员们非常放松,相互聊着天吹着牛。 前三场比赛,篮网队使尽浑身解数,都没占到丝毫便宜。 这场比赛,只要自家队友们不集体抽风,那大概率,国王队将在这里捧起奥布莱恩杯。 可惜,这里是客场啊。 客场夺冠跟个图书馆一样,真没劲啊。 人生重要时刻,居然没有球迷欢呼,想想也是遗憾啊。 想到这里,靠在更衣柜上的陆远志嘀咕了一句,“要不,这场我们放水,下场回到主场再拿总冠军!” 坐在陆远志身边的韦伯、迪瓦茨、鲍比-杰克逊听到这话,瞬间看了过来。 可这眼神什么意思? 你们是在看傻子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