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道人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九万里 (第2/2页)
中璀璨着很厚重的道理光辉,却还是摇了摇头,轻声道: “回义父祖的话,百年岁月,百年行走,我隐约有了新的想法,但很不清晰,很不明确。” “嗯。”牛背上的老道人微微颔首,道:“那便再想,继续想.此出函谷关,再上天宫,我或当离去,尽可能在此之前,给我答复。” 赵政神色微微一变,义父祖要离去了么? 一旁,陆见雪好奇发问: “陆爷爷,你要去哪里呀?我能去嘛?” “你去不了。”陆煊温和的笑了笑:“我啊要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其实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你性子淳朴,但又被大道眷顾,一言一行媲美大德之威.” 牵着牛儿的老农忽然开口: “这孩子可以跟着我。” 陆煊猛地一愣,旋而由衷地感慨道: “那便好,那便是最好.” 陆见雪则是扮了个鬼脸: “老李老李,我跟着你去种田呀?我才不要呢” 赵政亦笑道: “是啊老李,小见雪若是跟着你去种田耕地,恐怕她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片仙土来。” 老农笑了笑,不答,而陆煊的眼皮则是微微抽动,神情似是无奈。 就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函谷关,近了。 函谷关上,周王朝的士卒屹立着,城墙中间,站着一个满身威严的大将, 大将此时抬头眺望,凝视那九千地仙层次的精怪,凝视那步履间踩出隆隆雷声的八十一甲,脸上闪过惊悸之色。 旋而,大将朗声: “开城门,迎陆圣!” 关上士卒齐齐呼吼: “开城门,迎陆圣!!” 函谷关下,城门大开,大将一马当先,卷起尘土而出,神色间带着些许激动之色。
他奔驰而至,立于青牛之前,做礼而折腰: “函谷关,尹喜,见过陆圣人!” 老农顿步,青牛亦止,牛背上的道人笑着开口: “尹喜啊,许久不见了算起来,得有两百年了吧?” 当初还在守藏室担任守藏史的时候,尹喜曾经跟在他身边一段时间,后来被周天子调去了函谷关。 尹喜脸上激动之色更盛,深吸了一口气,道: “仔细算来,洛阳城中与陆圣人一别,已有一百九十四个年头了。” “好,好。” 道人颔首,翻开手中道德经,翻至末页,轻声道: “这最后一章,便述之于此,收尾于此吧。” 尹喜神色震动。 旋而,道人再宣大道,最后一章道德经响彻于函谷关上,渺渺仙光泼洒而出,异象再现,方圆十万里内,一切生灵,俱在听道。 道德经之八十一章,字句寥寥,然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极尽所能的阐述大道妙理, 一百六十三年间,陆煊走过无数诸侯国,走过高山大海,走过险境绝地,走过人间一切沧桑之所, 所述之道,所讲之理,亦于整个人间绽放朵朵桃花! 至于此时,至于此刻,一卷道德终是尽施于天下,得成了圆满! 在讲法声中,老农微笑颔首,九千精怪沉浸于道中,都破劫过难,在道音声声里,尽入真仙之境。 而八十一甲亦都有大精进,身上威势更加不俗不凡,几有通天之威,彻地之能! 赵政紧闭双眼,面带笑意,陆见雪则是沉迷在道音中,轻轻哼唱着歌谣,随着天地韵律在翩翩起舞, 至于尹喜,他俯在地上,如痴似醉。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伴随最后一个字落幕,天穹之上,九万里紫气汹涌而来,承载大道,托举大运,将九万里苍穹尽染成紫。 等到九千精怪和八十一甲再睁眼时,牵牛的老农,随侍的青年少女,牛背上的道人,都已远去,已出得那函谷关。 八十一甲和九千精怪欲要追赶,却都听见耳畔响起的笑声: “吾此去,上天宫,不必再随于我身后。” “去吧,都去吧,尔等自可去逍遥天下,亦可庇护一方,随性便成,随性便是,但切记,不可为恶。” 八十一甲鼻子同时一酸,都想起两百年前初见陆圣之景,尽皆匍匐而下, 九千精怪先是沉默,旋而也随八十一甲一般,俯在了地上,发出朗朗齐齐声。 “我等,恭候陆圣归来!” 声音震动云霄,将沉浸在道理妙运中的尹喜惊喜,他睁开眼,连忙转身,朝着远离的青牛看去, 尹喜刚想出声,却也听见笑声在他耳畔骤起。 “吾于洛阳城中宣道德第一章,于函谷关宣道德最末章,亦在洛阳遇你,于函谷关再见,此便是缘。” “这一卷道德,便赠于汝,望汝凭之,传于后世,福泽后人。” 尹喜猛地一愣,惊觉手中捧着一卷厚重的竹简,他微微一颤,旋而朝着那西边,端在青牛上的道人做拜。 “弟子尹喜,必将此经,传遍后世!” “善。” 函谷关外,道人笑吟吟。 尹喜再抬首时,骑牛的道人已彻底走出了函谷关,一路向西,身影逐渐模糊,直至彻底不见。 唯有天上的九万里紫气还在翻滚、汹涌、浩荡,自东而来,向西而去,横亘了整个人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