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始皇已至泰山,封禅启! (第2/3页)
才走到茅草屋门口,两人便听见其中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小玄,有客人来了吗?” 话音才落,跟在刘邦身后的两人抬眼看去,正和屋中一个静沉喝茶的中年人对上了目光。 ??? 三个人眼中同时冒出三个问号。 “我等远道而来,久闻泰山之盛名,今日登山一瞧,途经此地,借地歇息。” 刘邦此时并未察觉到什么异常,笑呵呵的抬脚跨入门槛,旋而有些疑惑的回过头,看向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两人: “你们这是.” 王之瑶、张继丰瞠目结舌: “严,严” “是你们??”屋内的老严亦腾然起身,错愕道:“王家的小女娃,还有武当山的小家伙.你们也来了??” 刘邦明显一愣: “你们认识?” 但并没有人搭理他,严煌与两人大眼瞪小眼,都在错愕,都在懵逼。 反而是屋子里头摇着蒲扇靠在躺椅上的老农最先开口: “远道而来便是客,都先请坐,都先请坐。” 说着,他侧目对立在一旁看热闹的陆煊招呼道: “打几碗凉茶来,招呼客人。” “成。” 陆煊擦了把额头汗水,爽快应声,大步走入茅草屋,灼锻体魄的炙烈感为之一消, 等他去后屋打来三碗凉茶的时候,王之瑶他们已然找来小板凳落座,和严煌谈论着些什么。 “客人,凉茶来了。”陆煊一边感慨世事巧合,天数缘法,一边将凉茶放在桌上, 旋而回过头对老农道: “我去锄地了。” “去吧。”老农笑答。 陆煊也不多停留,复又走出茅草屋,重新站在那片田地上,屋内老农不动声色的挥了挥手, 笼罩在陆煊头顶的烈日更加炽烈,每一缕投在他身上的阳光都恍若一方大日,炙烤身魂,恐怖的重量压的他筋骨酸软,汗流浃背。 陆煊擦了把汗水,继续开始锄地,心头亦泛起思索来, 张继丰和王之瑶也来了 到底有多少人来到这一段岁月?那太一又到底想要做什么? 就在陆煊扛着数百缕阳光数百轮大日时,屋内。 刘邦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三人好奇道: “这位严兄也是从与世隔绝之地出来的吗?” 一旁的王之瑶点了点头,抢先回答道: “这我们的一位长辈.” 严煌接过话岔: “我和小瑶、小丰都来自一座村子,不过我常年在山野中修行,偶尔回村一趟.真要说起来,我比他俩还大个几千岁。” ‘噗!!’ 刘邦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猛地站起身来,惊道: “几千岁您是仙人?!” 严煌云淡风轻的笑了笑: “算是吧,对了,敢问阁下名讳?” 说着,他慢悠悠的饮茶。 “小人刘邦,字季,沛县人士,方才不知仙人当前,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仙人” ‘噗!!’ 严煌一口茶水喷了出来,震惊抬头: “你是刘邦??” 刘邦迷茫的眨巴眨巴眼睛,懵道: “小人的确是刘邦仙人认得小人?” 严煌剧烈咳嗽了片刻,朝着张继丰和王之瑶投去怪异的目光, 他心头嘀咕,这俩小家伙倒是好运道,居然和这位相遇相识. 半晌,严煌呵呵一笑: “吾有一故人也唤此名,故而有些讶异罢了。” 顿了顿,他轻轻做引: “落座吧,你我既皆是来暂居的客人,不必如此拘谨多礼,主人家是这位。” 说着,严煌指了指老农。 刘邦闻言连忙做了个礼,小心翼翼的落座,大气都不敢喘。 一旁张继丰和王之瑶面面相觑,这位若真是历史中的‘汉高祖’,看来历史也没记载错,汉高祖早年不过是个寻常地痞流氓,无气魄,无胆识. 片刻,严煌冲着两人使了个眼色,旋而岔开话题: “老李,不让小玄进来歇歇?大热天的,他在外头翻了许久田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