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扫墓,时代的最后余晖 (第1/2页)
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月如钩,筑玉楼第一百一十章:扫墓,时代的最后余晖洛阳,史官奋笔疾书。 【建武九十八年,四方天庭齐坠之后,天庭似逢大变,有剑阵通天!】 【后,有仙神亲言,天帝陨,天庭无主。】 【人间无灾,风调雨顺,此后万年,年年如是。】 ……………… “第一次伐天的时候,项羽死了。” 一处大湖之畔,披着残甲的刘邦低头叙述道: “至第二次伐天时,秦穆公、李斯、蒙毅.都战死了。” “第三次伐天,拜张良为上尊,再击苍穹,惨败。” 听到这里,陆煊的眉头跳了跳。 刘邦深吸了口气,继续叙述: “余部都一逃而散,大汉开始衰落,直至亡灭,我那后人刘秀被天庭选中,承接天命,再立新汉,自号天子.” 说着,这个老人忽而泪流满面: “而伐天失败的残军各自奔逃,遭天庭几次三番围剿,武安君被戮于西海,张良于成亲之日,在北海深处遭灾” 陆煊手中的茶杯被他捏成了粉碎。 他轻声问道: “其余人呢?” “不知道。” 刘邦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来: “通晓未来的异人大多战死,余下则随着始皇一起失踪了,很蹊跷,我查探了许多年,无有所获。” 陆煊蹙眉,牵动因果,洞察前后,可以明析的是严叔等人似还活着,但看不见下落。 他仔细排查,心情逐渐的沉重了起来,因果昭示,陈家兄妹中的陈树死去了,张化田也被斩灭,李玉同更是连魂魄都消泯,断绝轮回之机! 陈叶、王之瑶、路重瞳等故人则与严叔、老天师一般,下落不明。 陆煊心头抽疼。 他之故人,说少不少,但绝谈不上多, 三次伐天,从秦穆公到李玉同,再到陈树、张化田等,运气好的投入轮回,运气差的.魂飞魄散! 正了正脸上的青铜面具,陆煊轻轻叹了口气。 半晌,他站起身,似乎消沉,道: “我已知晓.我去见一些故人,扫一扫墓,你且去吧。” 刘邦忽的拜在地上,凄笑道: “帝尊,我之旧人也死绝了,妻灭兄死,嫡亲的儿子、孙子也都不存,您可带上我么?” 陆煊凝视着这位汉高祖,轻轻在他头上一抚: “走吧,允你随我走一段岁月。” “是,帝尊!” 两个满身沧桑者结伴,走至一处连绵坟土,都是伐天之战中死去者的大墓, 走过一处处墓碑,洒上一杯杯仙酒,陆煊最后站定在秦穆公的墓碑前,略微失神。 真要说起来,他与秦穆公相识相伴的时间算是最长的之一了, 从春秋开始,伐齐,布道,再至秦朝岁月 将手掌放在墓碑上,静静感应,陆煊轻轻颔首: “投胎去了么?也好,也好” 他将最后一杯仙酒给洒在了这一处坟土上。 离开墓群,陆煊带着刘邦一路向北,并未飞遁,只是慢慢的走着,看人间诸事,目睹红尘烟火。 天庭坠落的第一百年,两人走至海域深处,最后来到一方孤岛上。 这片海域的生灵都不俗,沾染龙血、仙血等,凶煞十足,数次朝着两人发起袭击,但却难以近身。 上了岛,陆煊走至一处腐朽的小屋前,屋里蒙着厚厚的灰尘, 可以看见枯烂的灯笼、只剩小半截的残烛等事物,墙壁上还贴着已然模糊不清的‘喜’字。 陆煊手执天尊青灯,照亮这一片小屋,在玉虚琉璃灯的烛火映照中,他看见过去的场景。 青年和少女在屋内拜堂,外头是杀声震天,雷音滚滚, 礼毕之后,二人并未走入洞房,青年将女子击晕了过去,沉入海底,独自走出木屋,迎上高天。 “张师兄” 陆煊忽然垂泪。 他走至木屋后头,这里立着一方衣冠冢,应是归来后的敖仙芝所立下的, 其上写着【吾夫张良之墓】。 陆煊在墓前坐下,刘邦静立在一旁,许久许久。 “你们也不等等我” 他抚着墓碑,失神道: “张师兄,我本应该在伱大婚时,端坐在【高堂】之位上的,倒是被你逃了去,你啊你.” 陆煊摆上两杯浊酒,也不喝,就这么静静的坐着,笑骂道: “仙酒就不给你了,浊酒足矣!” “只是,你为什么是魂飞魄散呢?幸好还有一缕残缺真灵遁走了” 他在墓前坐了十年。 第十一年,鲲鹏击海而至。 “玄黄.” 目视着枯坐在墓前的寂寥身影,化而为人的鲲鹏轻声叹息: “你可还好?” 陆煊似乎惊醒,扫去头顶的蜘蛛网,回头疲惫的笑了笑: “还行,你倒来的正好。” 他此时已将青铜面具摘去,胡子拉碴,看起来很颓丧,轻声道: “鲲鹏道友,汝既为妖,可识得妖祖?” “妖祖?” 鲲鹏微微色变了,旋即点头: “知晓一二,那位来历很神秘,不知从何而出,自号为妖祖,修为深邃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他陷入回忆,轻声叙述: “我见过那位一次,是在十余万年以后了,妖祖和娲皇之残躯所化的神女争锋,大乱爆发,打到岁月断层,形成一道天堑,打到末法降临” 一旁的刘邦自觉封闭六识,而陆煊神色则沉凝了起来: “妖祖.” 他想起那天的一幕,漆黑长矛自天而坠,扎入娘娘的胸腔,两位师尊震怒,迎天而去, 昊天前辈神色骤变,搀着娘娘急切归离 陆煊记的很清楚,就算是道果都无法打破娘娘的身躯,可那妖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