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道观之中群雄聚(补1) (第1/2页)
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月如钩,筑玉楼第二章:道观之中群雄聚荒山道观。 张角、张梁、张宝端坐在道观侧边,各自冲着那老观主执了一礼后,平静谈论。 “这天下要乱了。” 张角轻叹: “这些年,我们走过九十七城,所见皆饥民” 一旁,张宝沉声道: “大哥,乱世将临而未临,我听闻龙虎山上有大道人开立【天师道】,我们去学法如何?” 顿了顿,他轻吐浊气: “大哥您生而知之,短短数十年,便已近于寿数不尽之境,那天师道的张道陵听闻来头不俗,或许” 老观主抬了抬眼睑,张师兄啊. 却也不知敖仙芝何在,回头倒也该去一趟北海看看? 心念微动,老观主转变天势,沟通上苍,横扫大天地,探寻敖仙芝的所在,借助上苍之手,向她给予昭示。 在他默默运转大神通之间,张角摇了摇头,平静开口: “罢了,我已觉醒宿慧,自春秋以来,我历数千世,心头生出预感,这一世,我或可得见正果,倒是不必借他人之手。” 他声音很低微,不打算让这荒山老观主听见,那老观主到底只是个普通人,不必牵扯进来。 此时,张宝、张梁眼睛都微微一亮,后者兴奋的搓了搓手: “大哥若是得见正果,成为传说中的不朽,我和二哥也将鸡犬升天啊大哥可知,契机何在?” “在一个人身上。” 张角平和道: “那人,名为陆煊。” “嗯??” 张宝张梁愣了愣,异口同声: “陆子??” 他们声音骤然响亮,不远处的老观主似乎听到,侧目看了一眼,但并不以为意,继续垂下头,默诵道经了。 张角失笑的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应当只是同名.不过那位或也非同小可,至少来头定然很大。” “大哥,您的意思是?”两兄弟有些不解,听的迷糊, 张角则是耐心的解释道: “我与你们实则有所不同,我初诞于数千世以前,在那春秋岁月,是一个老前辈借一口茶气,诞出我之魂与灵。” 两兄弟瞪大了眼睛,一口茶气,诞出魂灵?? 这就算是传说中与天同寿的天尊、佛陀,都无法做到吧?? 张角继续道: “我不知那位老前辈是何方神圣,我的诞生是因为那位老前辈替他一个叫做陆煊的弟子演法, 我且还记得,老前辈曾对我言说,我之根基浅薄,太虚幻,当历轮回而求真,若是有缘遇到他那弟子,亦要相助一二。” 张宝、张梁面面相觑,前者忍不住问道: “大哥,春秋岁月,会不会真的是.” “不可能。” 张角摇头,断然道: “我诞生之年,周室都走到了末期,接近颓败,距离陆子伐齐至多不过百年,而那时候,那个叫做陆煊的小娃,连修行之路都未踏足!” 张宝、张梁释然,也消去了这荒唐念头,陆子伐齐的典故他们是知道的, 一人击城,信手斩去了那个时代有霸主之称的齐桓公,这绝非一个修行百年之人可以做到的。 不远处,老观主微微笑了笑,似也在怀念,说起来,自己伐齐之时,大概修行了多久? 一年? 半年? 好像不及半年。 张梁此时亦发问道: “春秋至今,也已有七万年了吧?七万年过去,若当年那孩童还活着,只怕如今也是一方老神仙了,大哥您的契机如果真在他身上,又该如何去寻?” “我自有方法。” 张角含笑: “这些年,走过百城,施救无数,积攒下功德难计,我欲将这些功德,都奉于黄陆,求教两位先圣,为我指路。” 黄陆,是道家两位先圣, 一者是三皇之一的黄帝,一者是春秋年间的陆子,道教素来有黄陆之学、黄陆之术等说法。 张宝振奋,目光晶亮,压低了声音: “事不宜迟,不若” 话未落,三位落魄道人一同侧目,微微蹙眉。 又有客至。 “老诸葛,我可告诉你,我这一去,实在惊险的不得了!” 一个奶乎乎的声音响起: “真是见鬼了哩!” “你跑地府去,可不是见鬼了么?” “哎呀,不是那个鬼,我瞅见我老娘了,还好我反应快,光速滑跪,然后趁其不备,拔腿就跑,这才没遭逮住!” 交谈声由远及近, 却见一个中年人,怀抱着一个三岁模样的小女孩,身旁还跟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缓缓走了进来。 小女娃安然的躺在中年人怀中,还在喋喋不休: “我当时魂都快吓出来了,我老妈就站在那里,瞪着眼睛,妥妥一副母老虎的模样,要比十八地狱的恶鬼还吓人!” 老观主危险的眯了眯眼睛,默默的将这一份时光片段拷贝了下来。 回头给小严看。 躺在诸葛孔明怀中的小陆念没来由的一个激灵,抬起小脑袋,警惕四顾,瞧了瞧道观侧边的三个落魄道人, 又瞧了瞧那正中间坐着的老观主,有些狐疑,觉得哪里不对,尝试洞彻因果,却毫无所得。 她如何能洞彻一尊大罗? “怪哉怪哉” 小陆念带着奶音嘀咕: “怎么感觉被什么危险的东西盯上了?哪个老王八蛋,敢算计本小姐.” 老观主的清净的脸庞上再度闪过一丝不善之色。 此时,怀抱着小陆念的中年人亦扫了一眼道观中的场景,面上浮现出歉意,温和道: “途经此荒山,这下已然近夜,不知诸位道长可否容许我等借宿一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