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三清之相!弥勒快去探探虚实 (第2/2页)
但,但却没了雄姿英发,亦无运筹帷幄之感,所见唯沧桑,独悲怆! “您怎的这般老了?”刘备红了眼眶。 诸葛孔明叩首至近前,颤巍巍抬头,凝视刘备,剧烈咳嗽: “陛陛下!” 帝辛、姬发都投来好奇的目光,陛下? 又一位王么? 诸葛孔明须发皆白,凝视着刘备,轻叹: “您还如此年轻啊看来,伱我非是自同一段岁月而来。” 刘备、曹cao四人心头一紧, 前者连忙上前,搀扶起诸葛孔明,细细端详老人皱纹密布的脸庞和花白的头发,强忍着心酸: “仲父,您自何时而来?” “您为不朽,寿数不尽,何故衰老至此?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诸葛咳嗽了两声,疲惫叹道: “陛下,老臣自天下四分后,第两千个年头走来,人世彻底乱套了,战场上争杀的再非士卒,而是仙神, 有大罗下场,有道果亲临,欲直接以血炼之法,纳三千万亿人族血脉,炼出人道大势来!” 说着,老诸葛眼中噙着泪水: “我本或可挽天倾,但功败垂成.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他垂泪,身子骨都弯曲,刘备也跟着眼红,曹cao、孙坚、袁绍也都凝重到无以复加! 血炼之法?? 那是什么? 却听见周天子沉声开口: “人道大运,存于人族血脉之中,为人王、天子,或有大功于人族,可聚人道运势,亦是行粗暴简单之法,炼掉足够多的人,自每一丝每一缕血脉中,纳出人道运势.” 顿了顿,他垂眉: “此法粗暴,所得人道大运亦斑驳,且仅可存在于一息之间,一息之后,人道运势归去” 帝辛蹙眉侧目,怒声呵道: “此等凶恶残暴之法,汝怎知?”
姬发淡淡答道: “你用过。” 帝辛剧烈咳嗽了起来。 很快,在小道童不耐烦的提醒之下,刘备搀扶着老迈诸葛,帝辛与姬发相隔甚远,同时朝着道宫行去。 走入道宫大门, 六人只觉眼前骤亮又骤沉,明暗这两种对立而矛盾的感觉同时浮现于他们的感官与心神中, 再极目远眺,却看见一个模糊道人端坐在无穷高处, 道人看不清楚身形与面容,身后披着七十二色毫光,周身有重重叠叠的幽暗宇宙在沉浮, 其双眼一睁一闭,一阳一阴,一混一沌, 所闭之眼眸处,伴随一口上清之息,破灭、终焉、结束、末尾等含义流转, 而睁着的眼睛中,起始、开端、发源、诸果之因等特征亦在沉浮, 仅仅眺望,仅仅凝视,这并不如何伟岸的身影却将众人的视线都占满了, 感官上那道人无穷伟岸、无穷浩大、无穷磅礴、无穷高! 姬发心悸,觉得这个道人给自己的感觉,几乎可以与当初所见到的元始大天尊媲美, 他不自主发问: “敢问前辈之尊名?” 睁眼而闭眼的道人平静开口,声音如同响雷,自此地起,往岁月而去,由一缕波澜渐化作大潮、洪流, 响彻于每时每刻、无时无刻! “吾名。” “玄元福生。” 大音震荡,开天辟地之景、万物自然之色、诸世终末之相等,共同浮现而出! 诸道果投来目光,咀嚼着这四个字。 “玄元.福生?” 菩提古佛沉眉: “天数告知,此人为.玉虚第十三仙。” “玉虚一脉,何来第十三仙?”阿弥陀佛眯眼:“玉虚后辈,又岂有如此能为?看不穿,看不透!” 妖祖亦开口: “吾在此声中,看见元始之色,太上之形,灵宝之相.吾看见万物存续,看见诸果之因,看见大世终结。” 道果们惊疑不定,玉虚一脉,第十三仙,岂有此能? 莫非,是三清共落之子,三清最后的暗手,在此时此刻显化?? 混沌深处,某瞎眼道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脸上笑容几乎要满溢! “玄清?玄黄?” 他志得意满,喃喃自语: “皆不及我这玄元福生,太上嫡传也好,上清小徒也罢,比不得玉虚第十三仙!哈!” 正当瞎眼道人笑的大张嘴巴之刻,另一边,诸道果汇聚之所。 太一眼中闪过明悟之色,却平静开口: “此人未入道果,但却有种种离谱之能为,很神妙是否会是三清共同做减求空之产物,承三清因果,聚三方道果?” 太一最为了解陆煊,知道这多半就是他,也猜到陆煊此神妙多半是借了这座道宫或其他什么事物之能, 但此刻却故意开口误导,让诸道果色变。 “有可能!” “多半如此!” “十之七八!” 妖祖蓦然起身,菩提古佛则色变: “且还得探个虚实才行弥勒,你去叩响那道宫,以威压之!” “???” 佛母看了看回荡在岁月前后的【玄元福生】四字之上,锁并立之三幅画卷,看了看开天之景、万物之貌、终灭之相, 又瞧了瞧宏伟、辽阔、磅礴,要比混沌都高出半筹的紫霄道宫。 他表情木讷的伸手,指了指自己: “啊?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