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再遇佛祖,拜见太上,陆煊摊牌 (第2/3页)
br> “好厉害的妙法。” 她赞叹了一声,旋即兴奋了起来: “娘娘,学会这门诛天法,就能帮到老爸了么?那我可要认真一点了哩.等学会了,找老爸炫耀去!” “就算学会,也万万不可招摇。” 后土伸手在陆念脑门上轻轻一点,轻笑道: “等你父亲与太一相争之时,你再施此法,助你父亲一臂之力,这般不更好?你父亲岂不更为惊喜?” “也是.” 陆念脸上浮现出傻笑,似乎预见到后土描述的那一幕,老爹对自己感恩戴德. “那就这么办!” 她用力捏了捏拳头。 ……………… 道朝岁月。 此时距离道朝开辟,已然七千七百年,佛国也已立下四千年。 天下繁盛,万物昌隆,道朝虽然打压佛门,却也未完全止绝,未行灭佛之事, 佛国也还安静本分,占据一块小小的地盘,整日里教化佛徒,讲经述文。 佛国中。 释迦如来凝视着那道自岁月而上飘来的法旨,微微眯眼,沉吟了半晌,最终还是照着做了。 “燃灯。” 他将法旨递上前,轻声道: “自今日起,过去佛祖由瑶池无生金佛担任,燃灯,汝当退位矣。” 燃灯古佛悲苦的抬起头,微微颔首,深深看了眼弃道入佛的仙母,缓缓起身,让出了佛座。 诸佛、诸菩萨面面相觑,都缄默不言。 等到仙母在过去佛祖的莲台上庄严盘坐,等到【瑶池无生金佛】的大号传告于佛国内外, 释迦如来双手合十,接过岁月之上落下的第二道菩提法旨。 灿金色法旨膨胀,氤氲无上佛光,将整个大雷音寺都照亮! 其上,佛主大字苍劲有力,一笔一划之间,似沉浮有无量佛土,似有无数佛陀在其中大诵经文! “宣!” 菩提古佛的声音自法旨上浩瀚而起。 “佛国当盛,佛道当兴,释迦如来当为佛国第一尊,瑶池无生金佛、阿难、迦叶为次尊。” “释迦掌中,金佛、阿难、迦叶各自持东、南、北三地,共治佛国,共享佛道大运,佛国之中,佛土之上,当有大势加身!” “一切诸事,当由四尊共同决议。” 大旨传下,仙母含笑,阿难、迦叶恭敬领旨,有佛道大运加持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陆煊神色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满面慈悲,心头却明白,菩提终究是不敢全信于自己. 感受着加持在这一具身躯上的佛道运势剥离了大半,他微垂眼睑,待到那法旨消散后, 释迦如来模样的陆煊叹了一声阿弥陀佛,也不解释,信步走出了大雷音寺。 他带着阿难、迦叶两位大尊者,走下灵山,漫步在佛国中,路过一处运田时,陆煊伸手一指: “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终年不得歇息,一世都难以离开此屋田,若有儿女,儿女成年之后,亦须奔赴一地,耕种一田,彼此难相见.此是否为苦悲?” 阿难、迦叶有些诧异的对视,前者想了想,顺着话道: “日日耕田,终年难休,劳其筋骨,伤其体肤,自然算是苦悲。” 陆煊轻轻点头,又问道: “此苦,自何处来?” 迦叶尊者自然的回答道: “当是自劳作中来。” “那他为何劳作?”陆煊再问。 阿难、迦叶彼此对视,犹豫了一下,前者干脆的回答道: “为了活着。” “并非如此,并非如此啊.” 陆煊双手合十,轻声叹息: “佛国众生,念经者而辟谷,诵吾名者而寿,本有胜过真仙之寿数,本可不食不劳亦可长存,何故还要经受此苦?” 阿难、迦叶面面相觑,同时执礼: “还请世尊解惑!” 他们本都是释迦的弟子,虽居【罗汉果位】,但却是【大罗汉】之位, 彼此也都是大罗之尊,在整個灵山佛国中都站在顶端,否则也不会被钦点为佛国次尊了 陆煊此时抬了抬眼睑,凝视着那个正在劳作的中年农户,平静道: “积功德,修来世,这便是他为何要劳作一生的缘故,农户耕的是【运田】,种的是恒河沙数之佛谷, 这些农户,最次都是十世善人,以自身气数蕴养田地,一粒粟中便可诞出一位佛陀来,一位佛陀便可助长佛道运势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