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收廖化单经破广宗 (第1/2页)
咻~ 一柄寒芒四射的长剑散发出冰冷的剑气横空指出,一道英武俊郎的身影从汉军阵中闪现出众。 “单某尊敬不畏生死的勇士,我一定亲取你首!”目光冷冽,神情漠然,单经指剑谓张角道。 “哼!”拧面冷冷一笑,张角用左手从冰凉的剑刃上滑过,“好,张角虽文人一个,但手中长剑绝不逊色于你!” 话音落下,张角目光如炬的盯视了单经一眼,旋即跃起身躯冲向单经。 咻! 一抹剑影划过,一串鲜血飞洒半空,张角被定格在了单经身前,面无血色,神色淡白。他移目看向下身,衣袍破烂,一道深深地伤口在腹部拉开,guntang的血液如水般倾泻而出。 随着单经面色冷然地插剑回鞘,张角的身躯重重地往后倒下,躺在了血泊当中。 震惊!所有人的第一感觉都是震惊。太快了,没有人预料到单经解决张角会是这般迅捷不拉拖,几乎快的令人瞠目结舌。 过了好一会儿,所有人才回过神来,严纲移身走近单经,递上了一把血迹斑斑的环首刀,“将军,给。” 单经冷冷点头,接过环首刀,移步至张角尸身之前,右臂举空猛然挥下,张角头颅瞬间与躯体分隔开来,一滩殷红的血水四下流淌,如天河般将张角头颅与身躯永久隔开。 望着张角头颅,单经面无神色,这一刻他似乎变得很冷漠,弯下腰身,他拾起了张角的头颅,将它高高举上半空。 “单将军威武……” “单将军无敌……” 人群顺势爆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张角终于伏诛,所有人都非常高兴,身体上因战斗留下伤口似乎此刻也得到了灵药救治一般,再无半点痛感,呐喊与呼叫不停,似乎是在宣泄心中那股难以遏止的兴奋,他们都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并建下了不世大功,有机会名入竹帛。 是谁赐予了他们这种荣耀呢?他们都知道,是眼前这个来自大汉边陲的少年郎,单经,单元仲。 一双双崇敬的眼睛此刻都齐发地望向了他们的英雄。他们打心里对单经敬服,他办到了连卢植都没办到的事情,击败黄巾首目——张角。 面色由冷漠变成亲和,单经动容笑了,他知道每个汉军军士都很高兴,他也是,能斩下张角头颅是他梦寐以求的,如今梦想成真,他内心的喜悦自然是无法言喻的。 “大贤良师……” 张角死了,每一个汉军都兴奋不已,只有唯一还活着的廖化悲伤万分,泪流不止。他发出了一阵悲切的嘶喊,丢弃了手中长刀,屈膝在地,跪步移到张角无首之身前。 “咚……咚……” 磕头,猛烈的磕头,一次比一次重,泪水如黄河决堤般喷涌不止。对于廖化来说,张角不止是他的首领,更是推翻无道汉朝,解救贫困百姓的神使。他实在无法接受他一直敬慕的神在今日倒下了。 廖化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很感动,他是忠义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此千古不变之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的再清楚不过了,汉末之乱,不在黄巾,罪在桓灵。 廖化这般遵崇张角,不是没有道理,单经明白廖化的感受。 弃了环首刀,单经走近廖化蹲下,沉声而问:“元俭(廖化表字),愿随我乎?”由于敬佩廖化,所以单经没有问他是否愿降,而是改问是否愿追随。同样是招揽,但表达出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廖化闻言抬首,血泪滚滚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毫不犹豫的决然,一字一句的道:“忠臣不侍二主,请速斩某!” 敬佩,单经对廖化这般气节敬佩不已,他本来就有心收纳廖化,又岂会让他死去,微微一笑,正色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夫大丈夫者,焉能轻生而舍有用之躯,单某敬佩元俭乃忠义之辈,故而拜请为将,共同为大汉效力!” “主亡臣亡,廖某既随大贤良师,焉得背弃明主而效命于无道汉帝也!”廖化依然神色决然。 单经一心要收廖化为将,自然不会放弃,继而再道:“追随明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