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任性的于宝宝 (第2/2页)
所有人摆在台面上来。 其实他什么都明白,只不过是一些事情于他,实在是小事。 于谦不怕当背锅侠,只要他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他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做,他倒是还怕陈循就这么把名单通过。 如果陈循真那么干了,于谦第二天就敢直接跟他绝交。 没错,于宝宝就是这么任性!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 陈循也正是看清楚于谦的为人,才将人人都看做是烫手山芋的京察名单,交到了于谦手上。 朱棣本来都在和礼部左侍郎章伦商量,打算趁热打铁,在下个月由礼部牵头,开办一次恩科,选拔新官员走马上任,顶替这九十二个人。 当小太监汪直气喘吁吁地将消息传到乾清宫,章伦人傻了,朱棣倒是并不意外,只是觉得挺有意思。 你就说说,咱大明的这些官员到底有多喜欢内斗吧。 上一世这些事情都是皇太子朱高炽经手,朱棣也就是时不时看两眼,并且通过厂卫暗中监察,保证事情不太朝纲,还真没这么大的感触。
现在看来,这帮家伙是无时无刻都在内斗啊! 自打重生再次登基以来,这帮文臣是一点儿没消停过。 折亩法,里里外外斗翻了天。 开京察的时候,京官们尔虞我诈,互相揭老底,也有登门拜访掏空心思想要攀高枝好留下来的。 朱棣整天看着这些文臣们斗来斗去的消息,不禁在想,太子当时难道就不觉得头疼? 这次京察名单朱棣之所以直接通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想把事情弄的简单点,自己不卡着,总该没啥事了吧? 按照以往文臣们的尿性,自己想干的事情,他们是一定不会直接同意的。 这下可好了,他们又开始互相斗起来了。 朱棣没说话,压力自然给到最后的决策机构——内阁,内阁呢?却也不想做这个冤大头,就想把事情再发回六部。 可是这么一来二去,哪有个头? 京察既然开了,那就必须要结束,就必须有个人敢承担这份名单会被天下人议论的结果。 六部也不是傻子,谁愿意啊,老子高堂上坐得好好的,明眼看着天上飞来一口大锅,还非要去顶着? 陈循毕竟才刚当这个内阁首辅没多长时间,也想多干两年,不想多得罪人,所以事情就落到了于谦头上。 而于谦呢,偏偏又是个嫉恶如仇的急性子,这事情打回去交给兵部,也正好合了他的意。 这下好了,背锅侠于谦出现了。 要是名单办得好了,那说明京察结果真实,留下的官员是真的有能力,要是于谦也没办好,顶锅的自然也就是他。 皆大欢喜,等着于谦出丑就行了。 其实朱棣也猜得到,这个时候,很多于谦的对头应该已经在写弹劾他的奏疏了。 毕竟于谦这个为人处世的方法,得罪的人必定不少,何况北京保卫战刚结束的时候,于谦的名声甚至比自己这个皇帝还响亮。 所谓枪打出头鸟,这不是没道理的。 就是于谦没什么过失的时候,由于嫉妒而弹劾他的也不少,但是都被朱棣压下来了,因为朱棣是真不忍心处罚这个老朱家的“于宝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