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并不高尚 (第1/2页)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是空有孩子的天真却没孩子的单纯。 数叶如果单纯点就能预料到。 今晚就是个睡沙发的命。 事实上也是呗? 他把人家当jiejie。人家也只把他当弟弟。 特单纯的关系,因为不是干的。 …… 佳洁士是宝洁的品牌。 全球最大的两个日用品公司之一。 另一个是联合利华。 好吧,先不说联合利华。 宝洁的多品牌扩张战略在业内一直有神话之称。就在去年,他们收购的品牌多达三百个。几乎包围了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日化领域。比较出名的几个品牌。 洗发水就有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这五个。 卫生巾是护舒宝和丹碧丝。 洗衣粉是碧浪,汰渍,熊猫,高富力。 护肤清洁则有舒肤佳和玉兰油。 佳洁士只是他众多品牌中的其中一支。 所以广告就做得比较随意,随便拉个名人过来胡编乱凑一段就成。 多品牌战略的好处就在于产品各自独立,细分市场,能够对市场形成包围。 比如洗衣粉这一块,宝洁公司的几个品牌或追求衣领净效果,或追求去油污效果,或追求气味芬芳。分别满足了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今年上半年的整个的洗衣粉市场中他占据了多达百分之六十二的市场份额。 当然,辉煌过后就是衰落。 因为多品牌战略分散了公司的精力,一个公司管理三百个品牌,何其臃肿疲惫?且不说所谓的大公司病导致行政瘫痪。它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品牌太多,反而影响了决策层的取舍。 三百个品牌,到底该主推哪几个? 它每年花在广告上面的美元有一百亿。一百亿,看似很多,但如果平均分散到三百个品牌上,每个品牌也就三千万。一句话,够干个屁。更何况还有佳洁士这种定位根本不明确纯粹浪费广告预算的玩意儿在里面。 日化产品属于快消品牌,就靠明确的广告主张以及铺天盖地广告宣传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一旦主张不明确或者资金不到位。这两样事情出现一种,这个产品就难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所以自2007年开始,截止至2015年。这三百个品牌中的大多数被淹没,已经开始退出市场。而宝洁整体上,自零七年过后就开始走向一个滑坡的道路。 再当然,又有砖家学者跳出来讲多品牌战略的好处,比如多品牌战略能够保证公司不会因为一两个品牌的失败而遭受挫败。市场只是淘汰了那些臃肿的品牌,却保留了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多品牌战略实质上是在用市场来帮助企业进行挑选和改革。巴拉巴拉的。 这些数叶当然都不知道。 他对佳洁士唯一的印象,啊不,唯二的印象。 第一个是2005年爆出来的轰动全国牙防组虚假宣传事件。 这件事情是一个叫李刚的律师弄出来的。额,好吧……李刚真地只是一个大陆名。 1996年开始,佳洁士打出的广告都有一个全国权威机构的认证——牙防组。凭借着这个认证,外加在进行了一大笔一大笔大手大脚地广告砸钱之后。抢占了两面针,蓝天,兰草等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新闻报道和李刚律师的介入,这仅仅是市场竞争的残酷。 先说牙防组何许组织。 牙防组其实只是一个卫生部下属的临时机构,设立之初确实在指导全国口腔防疫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知为何,它没有经过任何合法认证。也不知佳洁士是如何从一个毫无法律地位的组织手里搞来的权威认真。然后…… 后来新华网某个蛋疼的记者找到了随着宝洁砸钱而声名远扬的牙防组。 ——藏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学生宿舍的旧楼内。两个人,两张办公桌。 零五年,新华网上的内容传播量其实不算大,应该说网络新闻的传播量都不大。 再后来李刚就出现了。 在新华网报道这篇新闻的同时,李刚联合了几个高校老师成立了一个中国公益诉讼网,目的第一当然是名利,第二顺带做点好事儿。正准备策划几个公益官司打响网站名气。哦呵呵!正好! 他一票就把卫生部告上了法庭。 民告官。八卦地不要不要的。 牙防组跟佳洁士就开始从新闻事件向饭后谈资转变。 佳洁士虚假宣传骗钱啦!外国企业没良心啦!国内专家全片子啦!官场勾结比炭黑啦!巴拉巴拉的。 ——这件事其实是在向我们证明,民众参与创造内容传播内容的效果要比一家媒体死命扯着嗓子喊要明显多了…… 第二个印象就是佳洁士用《小河淌水》做背景音乐的广告是刘志刚演的。《十八岁的天空》里的高老师。数叶那时候的偶像。 关于佳洁士的虚假宣传事件。 额,关于虚假宣传事件数叶其实还是心有余悸的。 上次在阿张办公室里无意中就看到一张关于禁止播放的文件。 二月份出的。 大概是虚假宣传这个事情这些时候很热,所以查的很严,里面竟然罗列了一大串被认证的假广告。 998那个赫然在列。 他总算搞明白那广告没播出的原因了。 同时又再次体会了一把那股子惴惴不安。 有些事过去了,但回想起来总让你觉得不爽,不利索,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 因为佳洁士有前科,所以数叶这次其实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考虑要不要推掉。但毕竟是李然接下来的活儿,他没权利做主,他只是个打临时工的。幸好的是这次佳洁士的内容里面就是结合冠军谈成功,讲要在赛场上闪闪亮亮巴拉巴拉的话,分明的艺术派做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