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第1/2页)
    这种长颈小瓶本来就是摆在桌案上供插花用的。    宋人爱花,除了种花,还喜欢在室内插瓶花。    特别是那些文人雅士的案头常常有一只小瓶,瓶里仅插一枝花。    这种小瓶也被称为一支瓶。    梁成当然知道赵佶喜欢风雅,所以就赶紧投其所好,提议用这新得的天青色长颈小瓶来插花供官家观赏。    那定当又是一番韵味。    赵佶:“甚好。不过不是放在这里,走,去贤妃那里。”    好东西自然需要有人来分享。    当然不是找那些大臣来分享。    他们可是只有劝谏的份,说官家不能这样,官家不能那样的,听着就心烦窝火。    作为大宋朝的皇帝,连自己的一点点喜好都没有,真是够了。    赵佶要去的贤妃就是王贤妃。    王贤妃并没有生下皇子,但是却生了一个如珠如宝的公主。    公主今年才四岁,深得赵佶喜爱。    取名赵圆珠。    人如其名。    当真是长得圆润如珠活泼可爱。    梁成小心地把长颈小瓶收在匣子里,亲自捧着跟着官家去往王贤妃的玉福宫。    赵佶并没有叫人提前去通报,而是信步悠然地往玉福宫而去。    他喜欢这种家人自然的相见相处,而不是迫于皇帝的威严战战兢兢地拜服在地。    其实宫里的规矩并没有那么严苛    路上有宫女内侍看见官家到来也只是躬身行礼,退到路边,并没有大礼参拜。    他们的管家可是个性情温和的皇帝,很少呵责他们。    走到玉福宫的时候,守门的宫人要进去通报,赵佶摆摆手,他们就站着不动了。    “贤妃和珠珠儿在干什么?”    赵佶问。    “官家,贤妃和帝姬在书房。”    (帝姬是宋朝对公主的称谓)    因为王贤妃也是精通棋琴书画所以深得赵佶的宠信,    自从有了王贤妃进宫来,连皇后那里都很少去了。    特别是生下圆珠帝姬后,更是被封为贤妃。    这恐怕是唯一不凭子贵而凭女贵的后宫妃嫔了。    赵佶知道王贤妃也喜欢绘画,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度过。    所以听宫女说她们在书房,就知道贤妃不是在绘画就是在练字了。    放低脚步,悄悄地进了书房。    果然看见贤妃正在埋头挥毫,一副无人之境的模样。    而另外一张小案上,赵圆珠也拿着一只小毛笔在纸上涂涂抹抹,屁股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的。    估计快坐不住了。    不过没有母亲的允许,她也不敢起身跑出去,只能耐着性子在这里装模作样。    赵佶按耐不住走到背后看她画的是什么。    只见纸上除了一些横着的竖着的线条,就是一大团墨迹。    根本看不出画的是什么。    赵佶忍住笑,蹲下身子凑到赵圆珠身边说道:“珠珠儿,你在画什么?”    赵圆珠正在那里摇头摆尾地胡乱涂抹着,冷不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