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修武先修身 (第2/3页)
喊道:“送二爷!” 那厢的杨戈,也向他们抱拳拱手…… 扁舟载着三个撑着红纸伞的sao气青年人劈波斩浪、渐行渐远。 江岸上的看客们却并未就此散去,反而热火朝天的聊起起来。 “二爷的武功,都快追上‘全真剑仙’李青了吧?” “就算还有所不如,差距定然也极小了,估摸着就是李道长见了二爷这一刀,也说不出稳胜二爷的话语。” “你这不废话呢吗?李道长跟谁不是‘略胜一筹’?他几时说过稳胜谁人的言语?” “二爷待人不也向来和气?他刚才还对咱们抱拳呢,换了其他豪雄来,谁会多看咱爷们一眼?” “二爷和李道长还是不太一样的,李道长毕竟是方外之人,成名多年宝剑下却从未沾染过人命,而二爷……” “你他娘的是几个意思?只看二爷杀人,不看二爷杀的都是什么人是吧?习武若不是为了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那和做官有什么区别?” “你做官吗?” “我不做啊。” “那做官的能是好人吗?” “几个好人能做官啊?” “下贱!” “扯远了扯远了……你们说二爷他们的武功到底是咋练的?我寻思着我也挺勤奋的啊,怎么练来练去还是气海?” “呵呵,人二爷不但把武功练到了天下绝顶之列,还做下了如此多利国利民的大事……这么一想,是不是恨不得拔剑抹脖子?” “这就是天才的世界吗?” “比不了、比不了……”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二爷做下了如此多利国利民的大事,他才能将武功练到这种境界?” “你这个说法儿,倒是新奇!” “家师曾言,修武先修身,做人顶天立地、无愧于心,武功才能堂堂正正、无碍于心,你们琢磨琢磨二爷干下的那些大事,同为气海,你我还在为几两碎银奔波苟且之时,人二爷已经在为数省百姓争一条活路,其后一下江南杀贪官污吏,二下江南抗击倭寇保沿海安宁……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不是迎难而上?哪一件不够顶天立地?纵使是你我,若能有这份志向和心气儿,武功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吧?” “说得好,兄台贵姓?师出何门?” “在下浩然正气盟卓英,家师‘赶山鞭’程定疆。” “竟是程盟主的高足,果真名师出高徒!” “惭愧惭愧。” “我等今日有缘再次相聚,不妨入城找间酒肆痛饮一番如何?” “说走咱就走!” “同去同去……” 人群成群结队、熙熙攘攘的往钱塘县行去。 远处吩咐随从去请石匠来勘定修补江堤的项无敌,回头望了一眼散去的看客们,若有所思的呢喃道:“修武先修身……” 此时此刻他对这个似是新奇、细下一想又似是老生常谈的理论,格外有感触。 杨二郎胜他之处,既不是技法、也不是功力。 而是情绪、气魄、格局…… 特别是杨二郎最后那一刀,他分明从中看到了南沙湾之战的某些画面。 同样是南沙湾之战的亲历者,杨二郎能从那一战中悟到如此重如山岳、磅礴似海的一刀。 而他却还在为了舟山五壮士的名头而暗自窃喜…… 他忽然就想通了许多事,由衷的叹息道:“那家伙,的确有一颗敏感而又坚韧的心脏啊!” …… “干!” 三坛酒撞在一起,晶莹的酒浆四溅。 哥仨横七竖八的瘫在船篷之内,大口大口的喝着酒。 “有此一战!” 杨天胜吐着酒气哈哈大笑道:“你连环坞可高枕无忧矣!” 李锦成提起酒埕冲杨戈举了举,仰头再次喝下一大口……他的确没说谢字。 杨戈亦提起酒壶喝下一口,而后哈着酒气轻声说道:“此事只能解连环坞一时之困,真要想长治久安,你们还是得从自己身上下功夫。” 李锦成略一沉吟,便重重的一点头道:“此番回坞,我即刻闭关冲击归真境,练不出真气,决不出关!” 杨戈拧起眉头:“你爹的情况……当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李锦成无奈重重叹了一口气,一手扶着双眼低低的说道:“我也不瞒你们,我爹说他的前路已经断了,还伤及了自身,纵使再不与人动手,至多也还有四五载阳寿……” 杨天胜闻言跟着叹息了一声,一手拍打着李锦成的肩头,一手提着酒埕与他碰了一下。 杨戈看着二人,也叹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