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现中国梦_第0170章 研制核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70章 研制核武 (第3/3页)

结构合拢的时间短促,因而“过早点火”的几率大为减小。这样,内爆式结构就可以使用自发裂变几率较大的裂变物质,如钚239作核装药;同时使利用效率大为增。

    美国投于日本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代号叫“胖子”),采用的就是内爆式结构,以钚239作核装药。弹重约4500公斤,弹最粗处直径约152厘米,弹长约320厘米,爆炸威力估计为20000吨梯恩梯当量。

    原子弹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氢弹,或称为热核武器。氢弹利用的是某些轻核聚变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它的装药可以是氘和氚,也可以是氘化锂6,这些物质称为热核材料。

    按单位重量的物质计,核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更多,而且没有所谓临界质量的限制,因而氢弹的爆炸威力更大,一般要比原子弹大几百倍到上千倍。

    不过热核反应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几千万度)下才能进行,而这样高的温度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产生,因此氢弹必须用原子弹作为点燃热核材料的“雷管”。

    氢弹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能使铀238发生裂变。因此在一般氢弹外面包一层铀238,就能大大提高爆炸威力。这种核弹的爆炸,经历裂变一聚变—裂变三个过程,所以称为“三相弹”。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威力大、放射性污染多。

    还有一种新型核弹,即所谓中子弹,中子弹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小型氢弹,只不过这种小型氢弹中裂变的成分非常小,而聚变的成分非常大,因而冲击波和核辐射的效应很弱,但中子流极强。

    它靠极强的中子流起杀伤作用,据称能做到“杀人而不毁物”,原子弹是用铀制造的,也可以用钚制造,但钚是通过铀而制得的。

    而氢弹则必须用原子弹来引。因此,归根结帮,核武器、热核武器的制造都离不开铀。

    因此,在过去,在今天,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最重的天然元素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军事上的需要。

    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

    赵卫东根据研制和试验的需要,对此项工作进行系列安排,除铀235、钚239等核材料的生产外,核战斗部本身的研制,必须与整个核武器系统的研制程序协调一致。

    具体的研制过程大致安排如下:

    从计划阶段开始;经过关键技术课题和部件的预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试验要求、研制工期、经费等内容的几种设计方案。

    再经过论证比较和评价,选定设计方案,确定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进行型号研究设计、各种模拟试验。

    工艺试验与试制,通过核试验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达到设计定型、工艺定型与批准生产。

    进行这些工作,要秘密组织招聘专门的科技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试验场所,包括核试验场。

    武器交付部队后,研制和生产部门还要提供维护、修理、更换部件等服务工作,按反馈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改进,并负责其退役处理或更新。

    要做好核战斗部的设计,必须深入了解其反应过程,弄清其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各种物理参数,掌握其中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

    为此,要进行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超音速流体力学、爆轰学、计算数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而核战斗部的研制实践又会反过来带动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

    赵卫东还提出在研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要安排自己在美国的纽约计算机有限公司,马上着手研制用于核反应计算模拟用的快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计算,这种计算应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以便从多种设想或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从而节省费用与减少核试验次数。

    当然,尽量减少核试验次数,并非只是为了节省费用,更主要的是世界上各大强国虎视眈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他们肯定是不乐意又多了一个掌握核力量的国家。

    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或指标要求,反复进行多方面的模拟试验,包括化学炸药爆轰试验,材料与强度试验,环境条件试验,控制、点火与安全试验等,这些都是为达到核武器高度可靠和安全所必不可少的。

    要进行必要的核试验,不管是电子计算机上的大量计算,还是相应的模拟试验,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地符合核武器方案的真实情况。

    ……

    赵卫东把后世所了解到的,所有有关技术都详细告知了笪铃君,她在认真听讲的同时,也把所有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笪铃君在记录完后,看到不知不觉把手中厚厚的记录本,已经记录了差不多一本,看到手中密密麻麻的记录,她知道这本记录本内技术的巨大价值。

    她想到核技术都是各大国的最高机密,而且是高技术,专业性极强,他现在仅是一个大一的学生,难道自己这个弟弟是核技术专家,否则怎么能有如此掌握如此高尖精的专业知识。

    而且,这些技术公开的资料不多,有的只是一些科学论文,一些新闻报道,根本没有弟弟讲的内容具体、可cao作性强。

    并且有对核技术发展中的得失利弊开行分析,恰如其分,为核武器的研制提出了非常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对于严密封锁核武技术的大环境下,是根本没有人能做得到的。

    不知道弟弟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自己这个弟弟的神奇,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可是自己跟他接触越久越觉得他更深不可测,当然从他办公室和家里的大量各国科技书籍也可以看出一定的端倪。

    她庆幸能够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弟弟,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会有人有此无与伦比的天赋,可能这就是天才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