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张苍死,黄巾亡 (第2/2页)
黄巾大营前,又是如上一次的呼喊——取一人首级至阵前便可不计过往罪孽。相比于上一次,这一次的呼喊犹如魔音般在诸多黄巾士卒脑中挥之不去。黄巾大营内的氛围显得更为诡异起来,刀兵之声变得越发响亮了,原本没有那般想法的人也被逼着举起刀兵自保。官军们只是在外围列阵戒备,并不参与进去,他们在等待,等待着将黄巾最后的气数斩灭。 河北本就是张苍所建太平道的发源地,此地黄巾多为其信徒。他们视张苍若神明,认为张苍是黄天派来接引他们脱离苦难,前往新世界的神使。张苍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力量与勇气的源泉。如今这个信仰崩塌了,他们的世界也跟着崩塌了… 张燊看着黄巾大营内的一幕幕,痛苦得双眼流出了血泪。他跪伏在地上,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若不是自己太过优柔,不听大哥的遗言立刻领军入山,非要等二哥来做决断,也不至于有眼前的一幕幕。眼看着大营的混乱向着中军大寨的五万黄巾核心漫来,他心中尽是绝望与悲痛。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平日里只要听着大哥、二哥的吩咐就好。 中军的五万人都是太平道的忠实信徒,他们早已不再对苍天抱有期待,纵使如今不知黄天何在,纵使同样失去了希望、信仰,他们也不会如外面的那些信徒一般陷入狂乱。到如今他们还没有动静,只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需要有人带领,即使带领他们的人再如何平庸。他们看着张燊,等待着他的指令。跪伏在地上的张燊感受着他们的目光,满嘴苦涩。这就是兄长平日肩负的责任吗?不,兄长担负的东西应该更重吧! 张燊仍然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只是感受着平日里兄长担负的责任,不由得开口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伴随着呼喊,他拔出腰间的朴刀,向着营外的官军冲了过去。在他喊起来、动起来的瞬间,中军的五万大军也随着他一起高呼起来,随着他一起冲向了官军。听到这熟悉的呼喊,黄巾大营内的混乱、厮杀慢慢停了下来。人们纷纷避开一条路让这五万人通行,随后又跟在其后向着官军冲去。 营外结阵的官军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们要一举将河北黄巾打溃,而黄巾这种将核心摆在最前方的情况正合他们心意。 黄巾军在五万核心部队的带领下发起了冲锋。箭雨他们丝毫不顾忌,死亡他们已然不在乎,这核心的五万人早就做好了觉悟。如今前路一片茫然,那便杀向眼前最大的阻碍!尽管官军借助阵型、装备、箭雨等优势在伤亡比率上占据优势,但这五万黄巾悍不畏死的势头还是逼得他们不得不暂避锋芒。官军借着阵势相互掩护层次撤退,很快便来到了原本筑造的防御工事处。借助这些防御工事,他们对于这五万黄巾的杀伤更为夸张,可这五万黄巾依旧不管不顾的跟着张燊向前推进,不少兵卒都为了保护张燊而死。 退、退、退,一面被黄巾逼得倒退一面予以黄巾大量杀伤。一直到官军退到邯郸城下,黄巾的势头总算是枯竭了,五万由最初的信徒组建的黄巾核心部队被磨灭殆尽了。撇了一眼被射成筛子还保持着冲锋姿态的张燊,皇甫镇命手下吹起了反攻的号角。没了那五万黄巾的率领,剩下的黄巾很快便被官军原路撵了回去。官军手上的骑兵一路如牧羊犬般不让黄巾脱离大队,就这般被官军大部队一路如同赶鸭子般赶着行走,走得慢的转眼便被杀掉。 一日一夜的战斗、驱赶,河北黄巾还活着的人全被赶到了大河堤岸之处。疲惫不堪的他们,实在没有力气反抗了,官军虽然相对好点但也在忙着修整。看着将他们围住的官军大部,这些黄巾目露绝望,他们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如何。在这双方修整的过程中,官军的阵营里出现了不少衣着华丽的贵人,他们不断的打量着河畔的黄巾,如同这些黄巾在平和岁月里挑选鸡仔一般。终于有黄巾受不了这般眼神,转身投向大河。 这大河之水涛涛,也是带着些许明黄,不知能否带着我们去向黄天呢?自第一个投河的人出现开始,不断有黄巾士卒加入到投河的行列。七尺之躯投入河中只能听得‘噗通’一声便很快消失无踪,倒像是真被这条滋养了汉人无数年的大河带着去往黄天一般。 皇甫镇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满是震撼,不由的想起之前被射成筛子的张燊。他与这些投河的黄巾何其相似,都像是要迫切的回到什么地方一样。这黄天究竟有何等的魅力,竟使得这些人不惜一死也不愿在苍天下苟活?明明之前便是因为怕死才一路被逼到大河之畔,如何见着世族之人来挑拣奴仆便毅然跳河了呢?世族不得民心到如此地步了吗?他不由得思量起世族的生存之道来。 随着邯郸城下的二十万黄巾覆灭,以逸待劳的官军并没有花费多少工夫便击溃了张茂的十万黄巾。虽然有不少溃散的黄巾遁入太岳,但匪首张茂还是没有逃过被枭首的命运。 大汉历五二零年春,太平道率领不堪压迫的百姓发动黄巾起义。在如野火般烧遍整个大汉后,很快便被世族的力量镇压平息,历时不过九个月。其迅如猛火,灭如昙花,却也就此拉开了大汉群雄割据的时代巨幕。 王七于处在泰山深处的山寨中仔细的看完了侯珅送来的情报,不由望着外面的雪花叹了口气。一场大雪,不知能掩盖多少尸骸白骨呢? (第一卷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