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归,问道还真_第三十六章 上清法会(求收藏,求推荐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上清法会(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1页)

    此时天空云歇雨消,乌云向着四面八方散去。王还真起身,看着在他头顶上,重新洒落的一缕缕阳光。心中万千选择闪过,回望山后广袤的天地。

    他在山顶上站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收拾行装,继续南下。他将玉佩戴在脖子上,藏进衣领内。在遍地的金人尸体上,翻找了一会。

    寻到了一些金银和行军携带的干粮,估计足够他撑到下个州郡。便收手,向着来时的路走去。沿途大部分的树木,已经化作焦炭。

    漆黑似乎已经变成了,这座山的皮肤。好在因为树木倒下,整座山也变得光秃秃的,他几乎不用辨认方向,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山洞。

    山洞洞口虽然被大火烧黑,但是火焰却没有蔓延到洞里。王还真回到洞中,在石桌旁边坐下。看着桌上的三碗米粥,心中一酸。

    《庄子》知北游中,曾经写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看到这三碗,还未曾吃过的米粥,他才反应过来。

    仅仅是半日光景,竟然只剩自己一人了。他忍住眼泪没有落下,红着眼睛,将米粥端起。一口口的喝下,喝完一碗再喝一碗。

    不知为何,这米粥原本刚出锅时,香的让他不顾guntang去浅尝。但是现在,却只有那未脱去的粟糠,不断在嘴里与口舌争斗。

    难以下咽的不止是碗中的粟糠,还有他孤独的心。其实他不是在刻意等谁,只是不愿意离开罢了。王还真坐在桌边,呆呆的看着洞口。

    不知何时,外面下起了小雨。似乎是上天,在为这座死去的山哀悼。雨水混合着焦土,形成漆黑如墨一般的溪流,洗涤着这满山的怨气。

    王还真知道,自己大概是躲不过这场雨了。他起身,将翻找来的行李,放在桌上。走出山洞,站在洞口任凭雨水,落在自己身上。

    这雨不光打湿了山峰,也打湿了他的眼睛,灰暗的色调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对着山峰怒吼一声,像是要把身上所有的戾气发泄。

    玄妙的事情发生了,待他一声怒吼结束。就好似上天听见了他的呼唤一般,小雨逐渐停歇。王还真将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拭去。

    回到了洞中,他收拾好了心情。雨终究会停,分开的人也终会相逢。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他隔着衣服,摸了摸胸口的玉佩。

    那凸起的触感,让他心中踏实了不少。思索片刻之后,王还真将行李背好。将弯刀挂在腰间。站在洞口重新看了一眼洞中的光景。

    闭上眼睛,似乎要将这些全都记下。待再次睁眼,他眼中的光被重新点亮。王还真转身,对着洞内挥了挥手道别,然后向着山下走去。

    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奉符,既然已经向西了。那索性就将错就错,他接下来准备沿着汶水,继续向西。去济州,走应天。

    这些金人如今刚把奉符拿下,说明他们还未曾攻至东京。所以位于东京东南方向的应天,应当是安全的。此时刚过未时。

    下了山之后,王还真回到了官道上,沿着既定的计划。顺着汶水河的方向,向着上游走去。他一边赶路,一边回想着罗溥子道长,临别之际和他说的话。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四下打量一番,找到了一块还算干净的石头。将包袱放下之后,打开翻找片刻,找到了一块木牌。

    这木牌不是别的,正是罗溥子道长,临走之前赠予他的。当时他一心都在玉佩上,并未仔细查看。瞅了一眼便放在了怀中。

    现在再回想当时的情景,他想起来了罗溥子道长的话。道长说这木牌上,可能有他问道的机缘。所以他急匆匆的找到木牌之后,放在手中仔细查看起来。

    这木牌不大,巴掌大小。他本以为是护身符一类的东西,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和他想的有些出入。这木牌做工很是粗糙。

    正反两面皆刻有字迹,正面是一个太极阴阳样式的图案,在其上方,用红色的朱砂刻着四个大字:上清法会!

    上清法会?王还真心中一惊,他记得罗溥子道长说过,阁皂山就是上清一脉的。如此这般,这上清法会,阁皂山肯定也会去的吧?

    到时候他是不是,就可以和林清研见面了?想到这里,王还真心中激动万分。原本他打算一路向西南,去应天之后再做打算。

    现在好了,他有新的目标了。他兴高采烈的翻过木牌,看着背面的小字。上面写道:千年上清,符箓渡人,法有禁忌,道可问真。

    下书:信州鹰潭坊,丙午年正月初九。

    木牌背面的日期,给王还真泼了一盆冷水。现在是宣和七年,刚入秋,也就是乙巳年八九月份的样子。而丙午年是明年干支。

    也就是说,这上清法会要明年的正月初九,在信州鹰潭坊举行。这信州,就是现在的江西。江西鹰潭乃是著名的上清宗门,龙虎山的祖地。

    现在距离仲秋尚有半月有余,更别说明年的正月了。这么长的时间,完全够他赶去信州了。王还真想明白了之后,点了点头。

    原本打算将木牌放在包袱里,想了想之后。还是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怀中收好。那罗溥子道长曾说过,这木牌有可能有他问道的机缘。

    所以于情于理,王还真都要去信州一趟。这木牌一看便是入场用的,要是路上不小心丢了,别说机缘了,就是见林清研都难。

    再三思量之下,王还真还是决定贴身存放。重新收拾好行李,太阳也快要落山了。他急忙起身,重新回到路上。

    赶在酉时日落之前,终于找到了路边一处废弃的茅屋。这茅屋虽然四面漏风,但是好歹是个栖身之所。王还真也不嫌弃。

    南下破房子住的多了,况且他现在又有玉佩傍身,没什么好怕的。他将火堆升起之后,下意识的拿出两块干粮,放在火堆旁边。

    转身才想起,现在只有他自己了,于是他又放回包袱里一块。

    一个人的生活,就连日子也变得漫长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