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0章:针刺麻醉,太特么的神奇牛逼了! (第1/2页)
乡村中医李茂阳正文卷第600章:针刺麻醉,太特么的神奇牛逼了!六月的河套,耀眼的日头已经把整个空气中的光线漂染成白炽光了,热力均匀地混合在空气里和地面的沙土里,已经开始烘烤人的脸蛋和脚丫子了。 许多狗都开始哈哧哈哧地吐舌头了。 只有那依然蓝格茵茵的天,以及变得绿格茵茵的树和大片大片野蛮生长的青草,以及夹在微风里吹来的阵阵野花香,昭示着这初夏的活力。 潘琳琳的丈夫王爱家从外面拍回一张张相片来给潘琳琳看,这是李茂阳让他做的。 三天过去了,潘琳琳现在已经能看手机上的照片了。 她的双眼开始逐渐地适应光线。 先是逐渐适应顽强地从门窗上双层厚帘子里透进来的光线,然后是这手机里的光线,她双目微眯着,却也已经能看了。 这是药物和催眠双重发挥的作用。 奔豚汤清热降逆,柔肝缓急,治疗她肝气上逆;催眠解决了她心理上对光线以及对前夫“魂灵”的恐惧。 “外面好天气呀,李大夫说我什么时候能出去了?” 潘琳琳看着手机屏幕上外面世界的美丽,心里充满向往地问丈夫道。 王爱家看看老婆,手机屏幕映照出她的脸蛋,三年多呆在屋里,让她的脸蛋比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女人要光洁白皙些。 他揉揉眼征求她的意见道:“再过一天吧。我取掉一层窗帘吧?” 潘琳琳微眯起眼看向窗帘,想了想道:“行,取掉一层吧。” 王爱家便小心地取掉了一层窗帘,屋里的光线一下子更多了起来。 潘琳琳闭闭眼睛又慢慢地微微睁开些,逐渐开始适应这光明了些的屋子。 嗯,她的眼睛没有发胀,胸腔里也没有大水撞心的感觉…… 真好啊,她欢跃地想。 “爱家,你今天去镇上订做一面锦旗,送给李大夫。” 出了一会儿神,她对丈夫道。 “我跟李大夫说过了,他说不用,他这里的锦旗都挂不下了。”王爱家道。 “这种事你咋能跟人家说,再说咱也再没啥能感谢人家的,就送人家一面锦旗,人家要不要是人家的事,咱们送不送是咱们的事。” 潘琳琳恨铁不成钢地对王爱家这个憨头憨脑的丈夫道。 “那,”王爱家挠挠头,“我明天再去吧,今天离开你那么长时间,我不放心。” “我没事了,你打一辆出租车去吧,早点弄回来,咱们走那天送给人家。”潘琳琳道,“快去,我没事儿。” 王爱家拗不过老婆,只能出去了,但他到底还是不放心,找到了刚刚认识的白喜则,请求对方关照一下他老婆,然后才借了白喜则的自行车去镇上。 …… 路过诊所外搭起的一个大大的候诊帐棚,里面有人指着他低声对同伴道:“看,就是那个怪病人的丈夫!刚才听他说他老婆好点了。 嘿,也不知用什么办法给治的,那么怪的病,听说再有两三天也就治好了!” “这有啥稀罕的,来了李大夫这儿,这种病虽然怪,但也算是小病了,人家这里癌症都能给治! 爸,你吃不吃西瓜?” 这人说着转头问他的来看病的父亲。 这帐棚很大,是农村办事宴用的那种大帐棚,桌子摆拥挤些,能盛两三百人吃饭,挺大的。 因为原本的候诊房间被占了,现在天气又热了起来,李茂阳就索性给候诊的病人弄了这个大帐棚。 不过这帐棚搭起来后,这里面就变成了一个小生意场,有卖瓜果的,有卖凉皮的,有卖正顿饭的,还有卖烟、矿泉水和零吃的。 都是渡口村本村人,现在随着李茂阳诊所生意扩大,好几户人家都省得趁农闲时间过来做小生意了。 “吃命呢,现在的西瓜刚上市,多贵!” 被问到的五十多岁候诊病人回答儿子道。 “贵是贵点儿,不过现在的西瓜好吃!”病人的儿子笑道。 六月份的西瓜最好吃。 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的养分积累,等进入酷热的七、八月,温度就太高了,反而不利于西瓜养分的积累,瓜的品质会有所下降。 “行了,你要想吃,买一瓣自个儿吃,我不爱吃!”父亲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