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二殿下 (第2/2页)
中很多的细节。 这个女人的神奇是有目共睹的,没有理由不信。有胸为证。 至少他有生之年深入交流过的女人里,能达到这种钻石比例的人完全没有。 正所谓潘金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还好他近距离的闻过。 想了又想,三思之后六思,宋徽宗还是劝自己冷静下来。 再说这么多人现场鉴证,如果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那真真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大瓜,上演了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悲剧。 “来吧。”宋徽宗又原地坐下,拿起一根棍子扒拉了几下篝火里噼啪作响的湿柴,一副把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的模样:“如果你觉得,杀了朕,能解你心头的怨恨,那朕,就让你杀。” 赵牢头哭的愈发撕心裂肺。 他知道自己根本下不了手。 封建社会的伦理,虽然偶尔也被一些人踩在脚下,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心里将其视为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戒律的。 越是下不了手,越是心里憋屈。 “如果要杀,那就现在拿起刀,像个有血性的男人。至少这也证明,我没有选错人。” 宋徽宗这话说的本没有错。
赵牢头乃是他的第二子,赵柽。 一个宫廷内卷上记载着,在出生第二天就已经夭折了的儿子。 其母亲乃是皇后郑氏,现在还在宫里,安然无恙。 大宋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从徽宗的老爹宋神宗开始,大宋在各方面就已经出露败相。 到了宋哲宗,也就是徽宗他老哥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儿子。 这其中的传说有很多。 不过抛却各种原因不谈,最终的结果就是,宋哲宗连个祭祀之人都木有。 最终这大宋的江山莫名其妙的就落在了徽宗的头上。 他先前也没说谎,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他也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 连太后老妖婆(几乎历朝历代把持朝政的太后都是这个形象。)把持继位人选之时,章惇等几位大臣就曾经冒死进言,说徽宗这小孩儿行为太过轻佻。 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 其实背地里他们几个人见过了宋徽宗之后都一致认为这小子yin荡有余而正气不足。 且是先天的。 但是太后她老人家就是看好他这一点。 一方面后宫又不缺女人,让他纵情yin乐去好了 朝政的事情正好由本太后继续把持。 另一方面,这样的人很能生,以后不会发生绝后这样的事情,不至于连个继位的人都选不出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妖婆的眼神还是很毒辣的。 宋徽宗的继位人,可以选择的空间太大了。 然而在大宋趾高气昂的走下坡路的时候,宋徽宗已经听取了朝臣们的建议,留个后手。 不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公之于众。 尤其是男孩。 这样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还有个火种在外面,蓄势燎原。 多多少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至于团灭。 宋徽宗当时差点没喷了。 你们多虑了,朕不用送,外面也有的是孩子。 但这话终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所以二殿下便已夭折为名,被连夜送出了宫。 郑氏当时在宫里哭的死去活来:“这是谁出的馊主意啊,好端端把我儿子送走干什么啊,天呐,你们去问问陛下,他在民间到处都是孩子,为什么非要脱裤子放屁把我儿子送出去啊,老娘跟你们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